第28章 新朝 (3/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巡抚,的确是一个很妙的主意,能够快速奠定当地格局。

    这么一批大员出外巡抚,当地的官员自然是战战兢兢,不敢趁着分拆诸省混乱期间而做下错事。

    明眼人也都能看得出来,这些被调出京城的二品大员,既不在先帝的托付名单上,又不在新帝的心腹名单上,这才是从七卿位置上被调走的原因。

    所以如果巡抚自己要做些什么事,地方官员也敢鱼死网破,相互之间制衡,不让一家独大,顺利完成分拆诸省的大事。

    越想越觉得这个主意是真的很妙。

    而且非常像李显穆的手笔,一步三算,将一件事的方方面面都考虑进去。

    面对新帝的人事调整,众人上基本上保持了沉默,而被点到名的五人,则纷纷谢恩,这就是皇帝的权力。

    总能把自己希望的人放到需要的位置上。

    在后殿时,朱瞻基就问过李显穆的意思,“老师会不会觉得,朕一登基就放逐老臣,显得有些不近人情。”

    李显穆只略一沉吟,就向朱瞻基说了一段话,大致意思如下——

    “如今朝廷上的大臣基本都是永乐年间就留下来的,年纪都不小了,不说身体如何,终究有一日是要致仕的。

    军中讲究老人带新人,政坛之上亦当如此,总该是要培养一些能够挑起大梁的朝廷栋梁。

    如果这一批老人都致仕或者去世了,难道还看着大明出纰漏吗?

    臣很赞同陛下准备换一批新人的想法,只是在人选上,要好好把关,六部尚书以及左都御史,执掌国朝重器,不可轻视啊。”

    对朱瞻基而言,这是一个很“李显穆”的回答,永远站在一个非常高的高度上去看待国朝大事。

    格局拉满。

    “诸位爱卿多年劳苦功高,如今还要为国朝远赴千里之外,朕深慰之,朕特为诸卿加从一品散官初授荣禄大夫。”

    这个大手笔甚至把杨士奇他们都震住了,七卿变成巡抚,权力自然是大幅度缩水,但真要说的话,其实也还好,从七卿变成了封疆大吏而已。

    不是那些养老位置,也没有真的退出权力场。

    如今皇帝拿出一个初授荣禄大夫,那就一切都值了,毕竟这里不少人可能一辈子都拿不出这个级别的散官。

    如今殿中,也只有李显穆才有从一品升授光禄大夫,这是朱瞻基登基后,为了凸显李显穆帝师的地位,而特意封赏的,是如今文官中最高的。

    而且李显穆拿到光禄大夫,也是因为他本就是太子太师、太子太傅,朱瞻基又为他加了少傅,本就是从一品的加官,光禄大夫只能说是水到渠成。

    一场精准的政治交换,朝廷上就空出了五个正二品的高位,而这种位置,本来就只有八个!

    这下皇帝手中的政治资源,一下子便充足起来,在稍后的政治博弈中,有了更多的腾挪空间。

    见一切顺利,朱瞻基不由自主的望了李显穆一眼。

    李显穆教给了他很多东西,而今日,又是一堂课,在不准备动手血淋淋的情况下,该怎么去达成自己的政治目标。

    在确定了这件大事后,接下来由李显穆主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世家五百年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damingshijiawubainian/read/97/319.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