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有恒产者有恒心 (3/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而我朝则不然,皇室是信任勋贵武将的,多少文官稍有不法被举报后就被夺官下狱,而又有多少勋贵,纵然有不法,圣上都将之按下去的。

    公侯爵位世袭罔替,各级武官的职位都世袭罔替,这是前朝从来都没有过的。

    大明没有宰相,皇帝和文官直接面对,这就注定要起冲突,况且治理天下谁也比不上文官,所以文官日后必然是势大的,正如方才小婿问岳父的那句话,勋贵二代谁有才能?

    是屡战屡败的沐国公,还是膏粱子弟的成国公,亦或在北征时损兵折将的淇国公,亦或者是保龄侯。

    和内阁诸人比起来如何,和六部尚书以及那些翰林院里的年轻士子比起来又如何?和天下无数准备踏进仕途的士子比起来,又如何呢?”

    自然是不如的!

    不必李显穆说,谁都知道,勋贵怎么比得上那些从无数人中厮杀上来的英才。

    “可皇帝会相信文官吗?”李显穆淡然道:“皇帝是会相信和他抢夺权力的文官,还是一群没有皇权庇佑就失去一切的勋贵呢?

    皇帝会将禁军、三大营交到勋贵手里,还是文官手里呢?

    以大明非社稷军功不可封爵的规定,以后还会有更多的世袭罔替的公爵出现吗?”

    这三个问题听起来好似和今日所谈之事没有干系,可实际上却点出了三件极其重要的事情!

    前朝皇帝之所以忌惮勋贵,是因为文官不如大明强势,而这种态势从宋朝已经开始了,皇帝的主要对手变成了文官。

    宋朝武将的下场都知道惨,但实际上是那些想要做事立功的武将才惨,那些安稳待在体制内的将门,混的好的很,累世的富贵,一直到宋朝灭亡。

    第二个问题,皇帝必然会把禁军交到勋贵手里,因为文官已经掌握了治政的权力,如果再染指兵权,那就太过于危险了。

    第三个问题也是最关键的问题,大明的爵位太难得了,尤其是世袭罔替的爵位,只有开国元勋和类同开国的靖难勋贵,才这样大批量得到了爵位。

    按照这种模式,日后想要得到侯爵爵位,就难于登天,而这就代表,不会有新的勋贵来代替他们这些旧勋贵。

    张辅是很聪明的,这三点一串联,他立刻就想明白了,文官势大、爵位难封、掌握禁军,所代表的是绝对的安全!

    “可按照你所说,现在勋贵就已经如此弱势了,文官已经如此势大,再提拔寒门起来,岂非更加难过?”

    “大明如此美好,岳父大人所考虑的就不该再是勋贵之事,而是整个大明的延续,大明多延续一天,英国公府的富贵就多延续一日。

    岳父大人,英国公府不是朝菌和蟪蛄,而是真正可以和国朝与国同休的勋贵,这样的好时代,数遍史册都见不到!”

    “父亲生前留下遗嘱,要李氏世世代代延续下去,一直到第五百年,再去宗祠中告祭先祖。

    按照以前王朝来看,是不可能了,所以必须要从一开始稍有苗头时,就立刻改制。

    这件事,我是一定要做的,现在不做,等到太子太孙继位的时候也要做,只是那时就必然更加激烈。”

    张辅从李显穆话中听出了极度的坚决。

    他想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世家五百年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damingshijiawubainian/read/97/319.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