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在世人眼中,李祺和李显穆都是直言敢谏的直臣,是天下脊梁般的人物。
可张辅却觉得不是,李氏两父子不是那种愣头青直臣,他们做的很多事,明明比那些拍马屁还更讨皇帝欢心,只是技巧太过于高超,让人挑不出毛病来,甚至还要赞扬真是忠臣。
李显穆知道自己岳父也是个颇有政治智慧的人,笑了笑没反驳,径直跳过此事道:“伯父,此番小侄巡抚江南,颇有一番成绩,小侄让六部诸官以及江南三省的省府大员,俱在外等候,有所命令,伯父俱可裁决。”
张辅顿时一惊,纵然他从这面石碑上已然知晓李显穆定然于江南造作了大事,可能够驱使江南文武如同驱使属下,还是让他不由心惊,这可真是不凡。
张辅拍了拍李显穆肩膀,肃然道:“辛苦显穆了。”
李显穆朗声笑道:“小侄只不过尽些绵薄之力,惟愿伯父武运昌隆,为我大明再立大功,扬威于安南,震慑蛮夷!”
英国公张辅没再说话,他们两人既是翁婿,两家又是政治上的盟友,这等关系不必客套,一切尽在不言中。
九天之上的李祺望着却微微摇头。
如今英国公张辅和李显穆心中想的,是英国公张辅年纪已经不小,大概永乐后,也就该渐渐身体撑不住了。
张辅后继无人,英国公府可能会衰落下去,成为一个空有公爵名头的闲散勋贵家族。
前期张辅护着李显穆,后期李显穆起来后再扶持英国公府,两人的巅峰期恰好错开。
否则一对翁婿,一个是军方第一人,一个是文官第一人,那皇帝半夜都要被噩梦惊醒了。
但问题是英国公张辅相当长寿,历史上高龄还能跟着大军出征,说明他身体依旧很好。
这一世李显穆横空出世,势必要登上绝巅,到时候英国公张辅反而是登顶的阻碍,还不知那时会如何抉择。
二人相谈一番,下了船后,众江南文武前来拜见后,便往南京而去,张辅将会在这里停留半个月,等待前期后勤工作完成,再往南去。
而李显穆并不会一直等到征安南结束,在将粮草等从海上运走,他就会回京城,身上后勤军需官不过是兼职而已。
这半个月时间,英国公张辅不仅在忙碌南征之事,也彻底将李显穆在南京的所作所为了解了清楚,纵然是他也不禁沉默了片刻。
最后只感叹了一句,“显穆你有李忠文公之姿啊。”
时间匆匆如流水,很快英国公张辅就从南京动身,率领着十万大军往安南而去,后续的民夫则依旧由李显穆督促诸省府、卫所支往前线。
北方运河早已封冻,李显穆才堪堪从南京动身。
他离开江南时,前来送别之人很多,有盼着他真的离开的,有崇拜他想要临走时再见一面的,挤满了长江之岸。
李显穆背对着滚滚长江,回望巍峨的南京城,亦是颇为感慨,这一次下江南,他攫取了很多政治威望以及声望,日后他师兄王艮前来江南传播心学,压力将会小很多。
载他离去的大船停靠在码头边,副使自船上匆匆走到李显穆身边禀告道:“抚台,船上已然全部备好,我们可以出发回京了。”
李显穆点点头,而后面向江南诸官生朗然道:“诸位,此番叨扰江南,有劳诸位协助,创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