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到港后,航海日志的记载,又能起到航线图的作用。
可以说航海日志上每多写一句话,日后航行就多一分保障。
林浅在航海日志上以简体中文、英语、西班牙语混搭着写,部分敏感词语,还以拉丁词根+英语后缀结合,这样就算航海日志被别人夺去,也很难看懂。
只是羽毛笔比后世的钢笔难用的多,亚麻纸也粗糙不堪。
写拉丁字母还好,写中文字体时十分不便。
一连点了三根白虫蜡,写到后半夜,才将这小半个月的航海日志补完。
林浅打着哈欠伸了个懒腰,习惯性的去拿咖啡杯,摸了个空,不由苦笑。
他前世是个狂热的咖啡爱好者,家里、公司、船上到处都装了咖啡机,每天咖啡摄入量都在危险值上下徘徊。
没成想来了大明要强制咖啡戒断了。
今天他本想买些咖啡,一打听才发现,现在咖啡还没传入西班牙,西班牙人最热衷的饮料还是产自美洲的热可可。
林浅无奈,踱步到船窗前,将窗打开,眺望马尼拉景色。
今夜无月,只见港口上漆黑一片,只零星能见到几个移动的火把。
越是靠近马尼拉大帆船,周围的火把就越密集。
在西班牙称霸世界海洋的100多年中,马尼拉大帆船或许名声不显。
但换个名字,绝对如雷贯耳,那就是——西班牙宝船。
可以说,马尼拉大帆船就是游弋于太平洋上的西班牙宝船。
这种船载货量巨大,每趟运载货物中仅白银一项,就在三十吨上下,接近一百万两银子,赶得上大明全国赋税收入的10%。
每一艘船承载的都是西班牙人使出吃奶力气的掠夺成果,路上一旦出了差池,对西班牙皇室的财政都有巨大影响,由不得他们不谨慎看管。
林浅望着马尼拉大帆船出神,这船不仅经济价值极高,火力和防护性更是到了极致。
在风帆时代,船的吨位越大,就意味着水手越多,船体越厚,船舷越高,火炮数量越多,口径越大。
无论是远程对炮,还是接舷战都是绝对的上风。
当今世界,西方的主流战船是盖伦船,也就是加勒比海盗里黑珍珠号的船型。
而马尼拉大帆船吨位甚至比盖伦船还大,从吨位上来说,算得上当世之最,面对任何盖伦船战舰都是优势。
面对大明的老古董级别的水师战船,更是碾压。
这还是在马尼拉大帆船为了载货量,牺牲了部分火炮空间的前提下的。
林浅的主业是建筑结构设计,对船舶设计不甚了解,但基础的抵抗外部载荷分析、材料应力分析、空间利用分析都是相通的。
如果让林浅来改造,以追求至极火力为设计理念,至少还能再往船上加十门火炮。
同时降低艉楼高度,增加三角帆数量,增加后主帆面积,就能大大提高航速和适航性。
如果再进一步投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