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研究院总结、内库暴涨“求鲜花、求收藏”” (1/2)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一 ↓

研究院机械组今年大量建造镗床、铣床、水压机等制作机床,

大部使用水力为动力,个别使用风车输出动力,大量建造磨坊。

大量建造和使用机械后积累大量经验,今年已经研究制造出全金属制造的机床了,

有镗床、车床、铣床等,用来加工了大量的炮膛和枪膛,

如果不是金属机床的话,对火枪、火炮根本就进行不了内膛线加工。

可以说金属机床相当于就是大明开始拥有了工业母机,以前的机械设备都是木质机床,

主要是用来加工木头的,机床都是手工制作。

现在拥有金属机床就可以用机床加工机床,虽然加工出来的下一代机床精度更低,

但现在能大量加工金属机械,就已经很了不得了,精度可以慢慢提高,

只要严格实行统一精度、刻度标准,精度总会慢慢提升。

而且统一标准后,制造出来的火枪、火炮等其他金属部件大部分都能相互替换使用。

本身现在这个时候生产出来的东西精度本身就不高。

而且今年机械组对纺织组的纺织机也加大改进,现在纺织机使用水力为动力,

带动八十多个锭子,就像珍妮织布机一样,还发明了水力纺纱机,准备组建水力织布机。

虽然水力织布机产量更大,但朝廷还是优先推广了织布机。

这是为了方便照顾男耕女织的家庭,避免大量百姓生产的布匹成本太高,而亏损。

但是朱标让研究院在江边建造大量水力织布机,慢慢招募女工去织布,

现在织布厂里主要是使用日本和高丽的年轻女性,在这里让他们适应大明生活,学会大明官话。

虽然每个月只有微薄的工资,但因为他们属于俘虏,并不是大明人,现在能让他们能吃饱饭,

教会他们说大明话,以后给他们介绍一个大明夫君,这和他们之前在日本和高丽相比,

简直是天壤之别,所以他们都特别好管理,特别听话。

再加上机械组为大明造船厂设计出专用的车床,使得现在大明造船更加快捷,

为大明壮大水师也做出较大贡献,所以机械组的人也加官进爵。

研究院的盐业组今年可以说是大发展,在大明沿海到处教导地方修建小型盐场,

指导生产工艺。

并且在天津、山东莱州湾、江淮海边三个合适的地方修建了巨大的盐场进行晒盐。

今年大量晒盐出产,打击了盐商,食盐也从每斤十五文钱跌到了五文钱一斤,

而且随着晒盐大量产出后食盐必然持续下跌。

盐价下跌虽然造成开中法失效,现在经过了差不多两年修整建设,

大明边疆地区产粮逐渐稳定,各地卫所在两年修整区间也恢复了生产,

所以现在朝廷开中法并未形成依赖。

但是盐价大跌对江边、海边渔民影响更为深远,以前是形成不了真正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

因为食盐太贵,所以打得猎和打的鱼当天吃不完就会腐烂,只能自己吃。

现在盐价便宜就可以把猎物和鱼获腌制起来,可以长时间保存,

这就形成了真正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所以盐业组今年对大明的贡献也特别大,也是要升官加爵。

研究院看起来不起眼的农林牧组成绩虽然不太显眼,但是也按我指示研究出了青贮技术,

把高粱杆等用处不大的东西,使用青贮技术后让它们能变成冬天牲畜口中可口的草料,

这就已经功不可没了。

何况他们到处修建沼气池,开始主要是为了地方百姓堆肥方便发酵的,

后来发现产生的气体能燃烧,会爆炸,就做成了沼气池,暂时也没设么大用,就是烧开水,

为百姓提供免费的开水。

这样沼气池的肥水用来肥田,气体用来烧水,一举多的。

农业组的人听朱标的命令,大量收购不同的种子,

希望能找出玉米、番薯、马铃薯任意一种植物种子,只要找到一种,那大明就永远不用担心饥荒了。

就像满清一样可以再怎么稀烂都是“康乾盛世”。

林业组更加悲催,只能带领囚犯在陕北、山西等黄土高原种树,

再加上在北边恢复青山绿水,不知道要在外面漂泊多少年了。

畜牧组今年要好很多,多亏研究出了青储饲料,

让大明发展畜牧业更加快速,畜牧业大力发展养殖耕牛,牛有青储饲料过冬也能快速生长。

但是猪需要的饲料更多,所以发展缓慢。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史上第一稳如泰山太子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daming0shishangdiyiwenrutaishantaizi/read/79/666.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