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网友说的很有道理,「食」这一块其实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
简简单单的这几个字,就基本涵盖了人们平时生活的饮食习惯。
实话实说,如果能够解决了这七个方面,那人们的基本生活也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就在人们开始对事讨论的时候,朱桂不断的整理着「柴」的讨论以及一些建议。
大明朝这个有一说一是靠烧木柴来做饭的,毕竟大明朝又没有天然气。
而且大明朝的百姓,在那个时候也没有技术处理煤炭里面的诸多杂质之类的,所以煤炭根本不能非常合理的融入到生活中。
朱桂如果掌握了煤炭清洗的技术,甚至还有蜂窝煤的制造技术给彻底掌握,那么穿越过去之后就可以提前六百年把蜂窝煤给制造出来!
等到那个时候,大明的百姓烧饭就完全不需要去砍柴了,用蜂窝煤就完全解决了。
蜂窝煤跟柴火的对比,完全就是降维打击,优点不是一点两点能说的清楚的。
蜂窝煤更加方便,以及更加安全,火势也能够很轻松的控制大小。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对于那些砍柴不方便的城里人来说,蜂窝煤的价格也是一个巨大的选择原因。
蜂窝煤不但好用,好掌控,价格还比柴火便宜,那可以说是又好用又便宜!
朱桂甚至可以想象出来,蜂窝煤一旦走向市场,必然会引起来巨大的争抢。
为什么谁蜂窝煤的成本会很低呢?因为这个东西的主要材料源于原材料煤炭。
按照现代的情况的话,自己肯定需要花费巨大的资金来承包一座煤矿然后安排人去开采。
或者要不就跟人合作,直接去购买开采好的煤炭而后在做成蜂窝煤。
这些无论哪种都是有成本的,并且最重要的是成本还不低!
可是他穿越过去之后是什么情况?
他是尊贵的大明亲王,那是十三皇子啊!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整个天下都是他老朱家的,他所在的山西大同,那更是产煤的圣地!!!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自己封地之内的大大小小煤矿的位置记住,然后他就有绝对的力量,把这些煤矿变成自己的!
那时候不仅仅是整个山西,就算是整个华夏的无主矿脉都是他的!
纵然就是有一些属于国家的,那么又怎么样?
早晚都是他的!
一开始他只需要去安排那些没有被朱元璋发现的大矿就可以。
后面等到自己势力发展起来了之后,他第一件事就是先灭掉缅北!
不要问为什么!
问就是大东亚共荣!
关于矿产资源,缅北地区拥有丰富的矿藏,包括锡、铅、锌、铜、矿石、宝石、煤炭等,缅北地区的森林资源也非常丰富。
这些资源的开采和出口成为了缅北经济的重要支柱。其次,缅北地理位置优越,位于东南亚地区的中心,与华夏、印度、泰国等国家接壤,这为缅北的贸易和物流业提供了便利条件。缅北的农业业发达,主要种植稻米、玉米、水稻、花生、棉花等农作物!
最重要的是他查到了什么?
缅北竟然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之一!!
橡胶是什么来着?
现代工业的四大基础材料是什么?橡胶,钢铁,煤炭、石油!
1844年,美国发明家固特异开发出了橡胶硫化技术,使得橡胶成为真正实用化的工业产品。1888年,英国人邓禄普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条充气轮胎。进入20世纪后,汽车产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天然橡胶的需求量大增。
一战中,美国对橡胶的旺盛需求进一步加速了橡胶的人工种植。战后10年间,南美的橡胶种植业达到历史最高峰。亚马逊河流域最大的城市,巴西的玛瑙斯城,一度成为全世界天然橡胶产业的中心。
缅北从1988年开始重视橡胶种植发展,当时种植区主要在缅北南部的德林达依地区和孟邦。
自己原本还想着,拿着橡胶树苗去哪里种来着呢!
结果这不就来了地方了吗?
这东西种在大同能活吗?
朱桂内心不觉得能行,但是重在缅北肯定能行。
穿越第一件事,灭缅北可还行?!
不过这事儿不能让老朱知道,否则是个麻烦。
他最好悄无声息的在缅北建立自己的势力。
话说,对于大明朝来说,他这也算是境外势力了吧?
找出来地图,朱桂皱了皱眉,忒特么太远了!
自己的封地距离缅北忒特么远了,完全不是一个方向啊,一个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