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最高贵的蔑视! (3/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bsp;   安南大权,尽在后宫和三公大臣手中。

    景泰四年,黎邦基亲政,随后便开始考核百官,制定百官俸禄标准,规定王侯封地法等。

    黎邦基此举,明显是在打击大臣和勋贵们的利益,维护皇权统治。

    看到这,是不是感觉这剧本非常熟悉,感觉好像在英宗皇帝身上见过?

    但黎邦基的水平,比英宗皇帝差得远多了。英宗皇帝知道步步分化,先是抓了杨士奇的儿子,用他的儿子的命来威胁杨士奇,最后致使杨士奇忧惧而死,从而瓦解了三杨掌控的内阁大权。

    但黎邦基啥都不懂,还没肃清朝内反对势力,就在那搞改革。

    仅仅五年之后,天顺三年,沉寂许久的皇长子黎宜民突然造反,率领无赖之徒共百余人,趁着夜晚制作梯子进入城中,侵入皇宫,斩杀黎邦基。

    一场政变,就靠一百人,几个梯子,就完成了,草率得连都不敢这么编。

    就特么离谱到姥姥家了,这特么也能叫政变?

    果然高端的政变,只需要简单的发生方式。

    要说这里面,没有那些大臣王公们的默许,鬼都不信。

    黎宜民继承皇位之后,开始肃清前朝政敌,大臣郑可、阮炽、黎受、黎列、黎杯等人,俱被斩首。

    黎宜民掌权之后,分设六部六科,府县州官,这就是要开始分权了。

    因为黎朝的官制是效仿宋制,有太尉、司徒、司空等三公,还有相国,也就是中书门下平章事。

    而六部六科,直接对国王负责,黎宜民这是想改成明制官职了。

    而明制官职和宋制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没有三公,也没有宰相,大臣手中的权力被大大降低。

    这种违背祖宗之法的事情,安南的大臣们怎么能够允许呢?

    于是仅仅八个月之后,开府仪同三司入内检校太傅平章军国重事亚郡侯阮炽、丁列等人,发动政变,弄死了黎宜民。

    黎宜民死后,大臣又在嘀咕着,上哪弄个吉祥物摆上去。

    首先,他们找到了恭王黎克昌,让他继承安南国王之位。

    但黎克昌就和明襄王朱瞻墡一样,聪明至极,一眼就看出这些大臣们是来找吉祥物的,他不愿趟这趟浑水,严词拒绝。

    随后阮炽、丁列等人又到西邸,请黎思诚继位。

    黎思诚就和朱祁钰一样,甘愿做这个吉祥物,于是成功继位。

    但黎思诚继位之后,因为害怕重蹈覆辙,首先下令杀掉了黎克昌。

    然后,黎思诚又是大赦天下,又是赠与官员田地,又是大兴科举,又是改革税制的……

    他这个改革税制,是和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一样,将原本用实物交的税,统统折换成了银钱。

    这样一来,给了当地士绅非常大的操作空间,大大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和他的银本位制度,是对大明造成伤害最大的改革,没有之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区区刁民,反了天了?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daming0ququdiaomin0fanliaotianliao0/read/97/322.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