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江南文官们无耻的解释! (2/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只是太宗皇帝下西洋,另有隐情啊!”

    章宁跪在地上,一边磕头喊冤,一边在脑海里编造着措辞和借口。

    朱祐樘坐在龙椅上,看着章宁的表演,心中感觉既荒唐又可笑。

    “哦?还有什么隐情?”

    “太宗皇帝……太宗皇帝……”

    章宁心神电转,仅仅片刻,便已经想好了说辞。

    “洪武三十五年,太宗皇帝起兵靖难成功后,建文君却在一把大火中,不知所踪。”

    “适逢城内又流传着风言风语,说是那建文君在大火后,趁乱逃出了南京城,一路南下而去。”

    “故而太宗皇帝才会令三保太监,组建船队,六下西洋,为的就是秘密寻觅建文君的下落啊!”

    洪武三十五年,就是建文四年。

    朱棣登基后,废除了朱允炆建文的年号。

    此后大明官方,一律将这四年并入到洪武年间,朱元璋就这样多当了四年的皇帝。

    而建文君,也是在洪熙朝之后,在杨士奇等三杨内阁的建议下,对朱允炆的代称。

    在永乐年间,所有人都可直呼朱允炆大名,不必做任何避讳。

    朱棣就是要用这种方式,从法理上直接抹去朱允炆做皇帝的任何痕迹。

    朱祐樘听到章宁的解释之后,沉默了一会,忽然笑出声来。

    “呵,呵呵,哈哈哈……”

    朱祐樘乐不可支,被这群江南文官的无耻程度,给逗笑了。

    朱祐樘心中感慨,论无耻,论不要脸,这群江南文官当属天下第一。

    这副说辞,和后世流传的版本,竟然还大差不差。

    从前朱祐樘就不太相信这种糊弄鬼的说辞,现在亲身经历了大明皇帝与大明官员之间的明争暗斗,利益争夺之后。

    对这种一眼假的说法,更是连个标点符号都不信。

    先不说就以朱允炆那种,被文官养出来的软弱性格,能不能逃出南京城。

    就假如朱允炆真从戒备森严,满城官兵的南京城里,悄悄跑了出去,并且顺利坐上了下南洋的船。

    从时间上来说,也完全对不上啊。

    朱允炆是洪武三十五年失踪的,而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是在永乐三年。

    若是真为了秘密找到上任皇帝,需要大张旗鼓地准备这么长时间,然后搞得全世界皆知吗?

    难道朱棣是想把他起兵靖难,夺了自己侄子皇帝之位的光荣事迹,宣扬到全世界所有国家吗?

    而且郑和下西洋次数多、时间长,从永乐三年一直下到宣德八年,其中跨度将近三十年。

    朱棣的皇位都已经稳如泰山了,还找那废君作甚?

    朱棣是带着兵,在一众勋贵将领们明里暗里的资助下,真刀真枪地将朱允炆从皇位上打下来的。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区区刁民,反了天了?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daming0ququdiaomin0fanliaotianliao0/read/97/322.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