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廷杖就是道理 (1/2)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七 ↓

朱元璋听了朱允熥的话,沉声道。

“熥儿,即便你所言有理,可你能如此迅速地调遣蓝玉的兵马入宫,想必是早有筹谋,你身为皇孙,却与外臣武将勾结,你可深知此乃大罪?”

朱允熥毫无惧色,义正言辞地说道。

“皇爷爷,天下乃是大明之天下,蓝玉亦是大明之臣子,孙儿乃敬懿太子妃所出之皇嫡孙,大哥离世之后,孙儿本就是第一顺位继承人,这又何来夺嫡之说?更谈不上造反!”

朱元璋听完久久不语,殿内的气氛仿佛凝固,时间在这一刻变得格外漫长。

终于,朱元璋忽然仰头大笑起来。

“哈哈,好!此等无畏之胆魄,果然是我老朱家的种!”

朱允熥微微松了口气,说道。

“多谢皇爷爷理解孙儿的苦衷。”

朱元璋神色稍缓。

“熥儿,你今日的果敢之举,让朕深感欣慰,朕决定,加封你为吴王。”

朱允熥听闻,连忙跪地婉拒。

“孙儿不敢接受吴王封号,皇爷爷在登基之前便称吴王,因此吴王王号不能轻易封藩。”

朱元璋摆摆手。

“起来吧,不必再有推辞,正如你说你是大明皇嫡孙,莫说是吴王,便是太孙也担得起,从今往后,你肩头上的责任愈发重大,切不可有丝毫懈怠。”

朱允熥起身,恭敬地回道。

“孙儿定当不负皇爷爷所望,必当竭尽全力,为大明江山鞠躬尽瘁。”

朱元璋接着说道。

“此次吕氏之事,虽说已然解决,然而恐怕会在朝中引发一些风波。对此,你可有应对的良策?”

朱允熥略作思考,不慌不忙地回道。

“皇爷爷,孙儿以为,应当秉持公正之态度处置此事,向群臣坦诚表明,孙儿之所为,乃是为了维护皇室之尊严以及大明之律法,绝非出于个人私心。”

朱元璋微微点头。

“嗯,此想法倒是不错,但仅仅如此,恐怕还远远不够,你需时刻警惕那些潜藏在暗处对你心怀不轨之人。”

朱允熥郑重说。

“皇爷爷放心,孙儿定会小心谨慎,凡事多加思量,绝不轻易落入他人的陷阱。”

朱元璋继续叮嘱道。

“你要懂得多拉拢一些忠臣良将,让他们为你所用,为大明的江山社稷贡献力量。”

朱允熥应道。

“孙儿说过,朝中臣将是大明的臣将,孙臣无私。孙儿定当以大明的利益为重,以公正之心对待每一位臣子,绝不会因私废公。”

就在这时,有太监匆匆来报:“陛下,朝中几位大臣在外求见。”

朱元璋眉头一皱,不耐烦地说道:“让他们进来。”

不多时,几位大臣鱼贯而入,纷纷跪地行礼。

内阁学士黄子澄率先打破沉寂,言辞激烈。

“陛下,封朱允熥为吴王,实乃极不妥当之举!三殿下年纪轻轻,根本不足以担当如此重大的责任,更何况,他居然联合蓝玉兵发乾清宫,此等大胆妄为的行径,分明是明目张胆地与外臣武将相互勾结,这种罪过,应当立刻将其下狱治罪,以正国法!”

翰林院修撰齐泰紧接着附和。

“陛下,黄子澄大人所言甚是。朱允熥此举,严重违背了祖制,倘若不予以严加惩处,恐怕朝纲将会崩坏,难以让众人信服啊!”

其他几位大臣也纷纷点头,交头接耳,随后七嘴八舌地说道。

“陛下,还请您三思啊!应当果断夺去蓝玉的封号,将其降为庶民,如此方能维护国法的威严!”

见这些大臣如此群情激奋,狂躁不已。

朱元璋转过头,目光投向朱允熥,缓缓问道。

“熥儿,对于他们的指责,你有何说法?”

朱允熥嘴角上扬,这个建文三傻来了两个,不过以后他们没有机会了。

于是,他冷冷说道。

“批判的武器不如用武器来批判,把这些所谓的忠臣孝子先拉下去,每人赏二十廷杖再来说话,也好成全他们的节义之名!”

此言一出,大臣们顿时一片哗然,犹如热油锅中溅入了冷水。

黄子澄斥责道。

“朱允熥,你竟敢如此张狂放肆!我等皆是一心为了大明江山的千秋万代着想,你这般作为,简直是要滥用刑罚,肆意打压忠臣!”

朱允熥说道。

“忠臣?你们口口声声说是为了大明江山,然而在这关键的时刻,你们只知道一味地指责,却丝毫不懂得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

齐泰情绪激动,声嘶力竭地喊道。

“你这完全是强词夺理!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打造巅峰大明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daming0laozhujiasihou0wodengjidazaodianfengdaming/read/83/92.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