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一章 给老朱家上经济学课 (2/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了点头。

    没错!

    如果按这样说的话,说赚钱可能不合适,但绝对不亏是真的。

    省时省力倒是确认了。

    胡大老爷这时候竖起了第二根指头。

    “那么,第二个好处来了,也是我最看重,同时按理来说,也应该是你们最看重的一个好处!”

    “那便是对于国内产业的促进!”

    众人脸上一片疑窦,显然压根没跟胡大老爷共鸣。

    胡大老爷这时候已经不存在失望这种情绪了。

    因为没意义!

    他总不能要求这时候的朱家人就已经熟练掌握‘宏观调控’这种高度专业化的经济手段了吧?

    索性,他直接把事情摊开了讲。

    “我们还是以方才假设的那个南方一年三熟的藩国为例子。”

    “我们作为藩王,最希望见到的场景,那自然是国内百姓安居乐业、国力蒸蒸日上。”

    |“那么,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自然是国家的财税越多越好,百姓兜里的钱也越多越好。”

    “国家有钱,那么就能加强军备、修桥铺路、兴修水利;”

    “而百姓兜里有钱,那不仅能自己安居乐业,还能有余钱抚育后代的同时购买更多的商品。”

    “而买商品的人多了,那做生意、办工坊的人也就越多!”

    “而这做生意、办工坊的人,可都是要缴税的!”

    “这么看的话,只要百姓兜里的变多了,通过商税、农税等各种手段,这些钱还是会有一部份会流入到国库里头来!”

    “我这样说,你们可能理解?”

    不怪胡大老爷啰嗦,因为他如今是在用举例,同时还得是掰碎了的方式,在给眼前这几个老朱家的爷们上经济学的课呢。

    所以时不时的,他就得等一等。

    看对方是否明白这些知识了,他才能继续说下去。

    好在也许是胡大老爷说得确实够细,又或许是对面父子几个碍于面子有些自欺欺人。

    反正对方都点头了。

    既然都点头了,那胡大老爷可就继续往下说了。

    “好!”

    “那么问题回到前边你们最疑惑的问题了。”

    “为何我说用粮食抵扣钱款大批大批的送到大明来,反而是好的?”

    “那是因为,这样不仅国家能挣上一笔差价,同时还能把一部分钱送到百姓手里去。”

    “我们顺着方才的思路想,若是这个南方藩国,不仅把自己收粮税收上来的粮食送到大明去了。”

    “同时,为了避免谷贱伤农的情况出现,还直接用国库里的银钱来收购农户手里的粮食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daming0kaijuciguantuiyin0laozhurenmaliao/read/97/1070.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