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院试前最后的疯狂 (2/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bsp; 只要院试过了,就有秀才的功名了。

    好歹能说得上是有功名在身了。

    可一想到之间那两关那令人头皮发凉、浑身发抖的试题,众人又觉着有些不保险。

    无数学子抱头哀嚎啊。

    这才是童子试啊。

    他们一个个的原本是连会试、殿试都有信心闯一闯的啊。

    可如今一个童子试却让他们提心吊胆。

    这到底是咋了?

    不过,学子之中也是有聪明人的。

    他们慢慢的也琢磨过来了。

    胡惟庸胡大老爷搞事,倒也不是瞎搞。

    根据后面胡大老爷自己说出来的解题思路来看,显然,胡大老爷并不是要弄死一众学子。

    胡大老爷可以说是专门花了心思的刁难一众学子。

    按照出题的范围来看,不能算出格。

    可如果是按照结果来看,要是脑子不好使的,绝对得栽一大跟头。

    无论是第一关县试之时,那个到现在还没搞清楚具体用途的奇怪圈圈。

    还是第二关府试时,那个到现在还被好些人称道却被好些人骂的“二”字题。

    可以说,胡大老爷的题目还真不是一般人能琢磨出来的。

    但是,这里边有个问题。

    那就是随着府试的“二”字题出来以后,不少文坛、士林大佬反倒是站出来旗帜鲜明的支持胡惟庸了。

    因为在他们看来,这就是一道再正经不过的经义题。

    但凡对经义熟悉一点,稍稍动动脑子,都知道,这题破题思路仅有一个。

    那么,你连经义都没弄明白,你来考试?

    这考不上能怪谁?

    所以,从这点来看,胡大老爷不仅没错,反倒是需要继续发扬的典范。

    好家伙,当时这种言论出现的时候,胡惟庸自己都吓了一跳。

    因为他总觉着这帮人是在说反话来着。

    可后来有好几次跟人当面交流以后,他才明白,原来人真是这样想的。

    慢慢一琢磨。

    哦,知道了。

    这帮人其实就好比是辅导班老师,顺便还是教辅资料的编撰者。

    他们对于这种并没有偏离原本内容的难题、怪题,当然要支持。

    因为正是有这种难题、怪题出现,他们的作用才能有体现啊。

    说白了,不去他们的学院、不买他们的教辅资料,你怎么知道这种题如何破解?

    虽说那就是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daming0kaijuciguantuiyin0laozhurenmaliao/read/97/1070.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