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当官难,祭祀为先 (3/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br />    可结果呢?

    吏部大笔一挥,弄来一个举人!

    呵,自己堂堂进士,居然被一个举人踩在头上?

    刘伯钦不服气。

    可朝廷的命令,不可违抗。

    刘伯钦深深吸了一口气,沉声说:“命礼房做好祭祀前准备,洒扫社稷坛,备牲醴、祭仪以候。查看祭祀器物,若有损坏,当速修理;命令仪仗皂吏,随时候着,祭祀迎接时,不得有缺;安排耆老,到时负责导引;告知县学教谕与生员迎接日期;备好祭祀祝文,安排人通报知县祭祀日期与所在,留两个人在那里听差……”

    赵斗北见刘伯钦安排妥当,不再说什么,转身去安排。

    句容以西,二十里驿馆。

    顾正臣刚斋戒两个时辰,句容礼房吏员刘贤就到了。

    在勘验过官凭文书之后,刘贤行礼。

    顾正臣只是抬了抬手,开口道:“祭祀准备事宜不可大意,需检查再三,不得有误。”

    刘贤看着年轻的顾正臣,有些惊讶。

    这朝廷是没人可用了吗?

    嘴上没毛的人都开始派来,这不是乱来?

    “县尊放心,定会安排妥当。”

    刘贤答应,退至门外,心中颇是看不起。

    顾正臣并不在意,继续翻看《到任须知》,不得不佩服老朱的智慧,有这一套说明书在手,没有丝毫当官经验的人,也不会抓瞎,不知从何入手。

    祭祀第一项,这第二项,则是救济。

    洪武元年,朱元璋下诏:“鳏寡孤独废疾不能自养者,官为存恤。”

    洪武五年又下诏,“诏天下郡县立孤老院”。不久,孤老院改名为养济院。

    民之孤独残病不能生者,许入院。

    这是大明朝的福利,旨在体现仁政、爱民。

    按照要求,知县需要每个月亲自点视粮米,肩负查找困难、无法生存下去的百姓,将其送入养济院,如果有人游荡在外乞讨要饭,那就是知县的失职了……

    所以在洪武朝,特别是洪武五年以后,出现乞丐,不是知县不作为,就是假的,估计是现在的检校,后来的锦衣卫冒充的……

    救济之后,是录囚,说通透一点,就是把县狱梳理一遍,判了的,是不是判错了,没判的,是不是该判了,该放的,该打的,该杀的,按律处置或上报。

    后面还有一堆内容,如土地钱粮、朝廷政策、察吏、治吏、处事、库藏、牲畜、水产、工商税收……

    内容庞杂。

    没办法,知县掌管一县之政,掌握着行政、财政、司法、教育、治安、水利、交通、军事(巡检司、皂吏等)等辖区内几乎权利。

    顾正臣哪里有什么斋戒,光是翻看、揣摩这《到任须知》就用了三日时间,让顾正臣有些怀疑,这所谓的斋戒三日,到底是不是专门留出时间让官员看说明书的……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寒门辅臣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daming0hanmenfuchen/read/97/2848.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