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这桩买卖——句容接了 (2/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sp;   朱元璋看了看战术背包,目光中透着渴望,看向张培、姚镇:“还能跑得动吗?跑得动就回去一趟,若他难不住所有人,朕可就命人缝制这战术背包了。不是朕,一个的句容要打造十万战术背包,那要多少年,朕可等不了他太久!”

    张培、姚镇连忙:“我等即刻前往句容!”

    “去吧,此为公差,准你们用驿马。”

    朱元璋挥了挥手。

    张培、姚镇退出华盖殿,朱标、沐英见已无事,便请旨离开。

    东宫。

    朱标坐了下来,命人上茶,对沐英笑道:“顾先生在句容是想大干一场啊,孤很是期待,不得三五年之后,句容真能成另一幅景象。”

    沐英苦着脸:“太子,顾先生未必做起来这战术背包,陛下那一道口谕,还不如直言拒绝。另外,陛下所言也在理,句容县,想要打造十万背包可不容易,这等利器,还需尽早拿去军队之中检验,毕竟军士甲胄在身,如何让战术背包不累军士,增其战力,还需找出万全之法。”

    朱标淡淡一笑,轻松地:“沐大哥,你莫要看了顾先生,他是一个有法子的人,孤信他。”

    沐英看着朱标,见其目光坚定,嘴角微动:“太子对顾先生还真是信赖有加啊。”

    朱标爽朗一笑,起身道:“父皇教导孤,要学会看人。东宫之人,孤看透了,可这顾先生,孤看不透。他所提之策在民,所行之法在民,一个心系百姓,想要为百姓做点事的人,没有错。何况他已经估量到了困难,明缘由,主动提出十五税一的条件,父皇设题难他,又何尝是真的难他。”

    沐英眼神一亮:“太子的意思是?”

    朱标走了两步,认真地:“父皇是在与他讨价还价,到底,五千两不是一笔数目,折合到一个战术背包之上,也有五十文。只要他主动降低要价,父皇便会准他。”

    沐英惭愧不已,还真把义父朱元璋看简单了,他是帝王,有些话不能明着,毕竟此事关系到户部,关系到国库,总需要慎重一点。

    句容,县衙。

    随着对县衙工作的熟悉,顾正臣才发现,县衙并不是对百姓开放的,而是每个月中,逢三六九的日子放告。

    所谓放告,就是批准百姓告状,县衙接收状纸。

    告状还需要挑日子?

    顾正臣表示很疑惑。

    这要是初一买了一份鸭脖,被人换成了鼠头,还得等到初三才能告状,有这个时间,别鼠头,就是鼠尾巴也给扫干净了,还告什么状……

    而且农忙时节,通常县衙会止讼,意思是不收状纸了,有啥委屈,里长、老人就地处理了吧,实在不行,等收完庄稼你再去县衙告状。

    当然,平日里与农忙止讼时,县衙也并非完全拒绝告状,但只受理大案,比如人命案,强盗案等。

    吹牛被人揍了,吵架被人殴了,只要没死人,平日里并不管。

    当然,放告日子并不是强制要求,而是各地默认,有些知县偷懒,或有些地方“民淳事简”,一个月放告两,也是有的。

    不过顾正臣表示这套对民实在不公,宣布废掉三六九,一个月九放告,转行隔日放告制,一个月十五日放告。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寒门辅臣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daming0hanmenfuchen/read/97/2848.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