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正臣清楚,封建王朝待在底层,只能充当蝼蚁,而蝼蚁,连挣扎的权利都没有!
这是洪武王朝!
做百姓?
将面临永无休止的徭役,修城,修河,运粮,各种赋税,各种摊派,哪怕是顾正臣是举人,免了徭役,还可以领一点粮,但无法自保,更别说保护亲人!
那些说举人家境不困难,地位很高,只有穷秀才,没有穷举人,大户谁敢欺负举人之类的话,纯属臆想,还有拿证据说,那范进中举之后丫鬟婆子都有了,还有送钱送地的……
没错,举人地位是高了,也有好处拿这是事实。可许多人忘记了,丫鬟婆子是需要花钱的,你也是需要发钱庆贺的,留下点钱也是需要过日子的,人家给你好处,也是求回报的,你以为都是白给的?
没有回报,谁巴结你。
你中了举人,却没有后台,没有被举荐进入仕途的可能,谁给你脸色?
真以为当举人就富裕了,以后全是好日子了?
当官都不敢说富一辈子,当举人就牛哄哄了,干嘛还考进士,好吃好喝混日子不好吗?
“白首青衫,穷困潦倒”,这才是对大部分举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做商人?
老朱仇恨商人,据说沈小三现在正帮着老朱修南京城墙,只是用不了几年,这个家伙就要倒霉,连带着成群结队的富绅地主。
再说了,等到郭桓案爆发,钱多的,地多的,基本上一扫而空,当商人,很受伤……
想要成为一只拥有自保能力的猛兽,只能进入仕途啊。
顾正臣看向长空,满脸凝重。
洪武朝的仕途,几乎等同于死途。
现在,赫赫有名的洪武四大案还没有爆发,但不用三年,空印案将会拉开血腥屠杀的序幕。想要在一场接一场的腥风血雨,刀光剑影里活下来,需要的可不止是智慧,手段,还需要运气……
可运气这玩意,能靠得住吗?
虽说自己了解大明历史,可以跟着历史的节奏趋利避凶,可这就是一场刀尖上的舞蹈,稍有不慎,就会人头落地!
但没有其他路可走,不想被人欺辱,就必须手握权力,这是封建时代唯一的规则!
现在,科举被取消了,想要进入仕途,摆脱“半平民”的身份,步入轰轰烈烈的洪武官场,只有一条路可走:
得到滕县知县或县学教谕的“举荐”。
可顾正臣就是一个典型的书呆子,识文断字是父亲顾阫教的,既不认识教谕,也没巴结过知县,能中举人多半还是因为连考多年,“滥竽充数”的结果,想要获得知县、教谕的青睐与举荐,几乎不可能。
无路可走吗?
那就披荆斩棘,闯出一条路来!
不过在这之前,必须解决欠债的问题,只有七天时间,还不清债务,自己这辈子就只能给王家种地了。
七天,六贯钱!
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顾正臣与邻居说了声,避免母亲早回不见人着急,与顾青青离开了家。
大颜村坐落于滕县县城北四里。自大颜村走小路,至三里河,过了桥之后,便进入宽敞却不平坦的官道。
顾青青侧头看向顾正臣,见顾正臣盯着路看,不由问:“哥哥,怎么了?”
顾正臣的目光由近至远,看着大大小小坑洼不断的官道,不由皱眉说:“我记得在洪武元年时,朝廷就开始铺设驿站,修整官道了,为何这官道如此不堪?”
顾青青看了看脚下的路,说:“这官道是修过,只不过下雨之后,道路就变得很是泥泞,车马行人多了,难免留下坑洼。”
顾正臣点了点头,嘴角微动:“若是有沥青路、混凝土道路就好了。”
“什么路?”
顾青青有些疑惑。
顾正臣笑着摇了摇头,指向远处的县城:“没什么,走吧,我们去县城里看看。”
官道之上,有百姓挑着担、背着柴、提着篮出入城,有行商小贩牵着小毛驴,毛驴驮载着货物走于南北。
滕县是一座小城,一丈高的城墙满是历史的沧桑,巡查的军士并不严厉。此时老朱还没有颁行路引制,出入城相对轻松。
“哥哥,我们去哪里?”
进了城,顾青青看着有些热闹的街道问。
顾正臣想了想滕县的布局,又看了看手中仅有的一枚铜钱,无奈地说:“找个歇脚的茶棚吧。”
“喝茶?”
顾青青有些肉疼,这可是娘在哥哥中举人的时候给自己的折二钱,哥哥竟然要拿去买水喝?
奢侈,太奢侈……
顾正臣也不想,但自己连滕县有哪些大族,什么喜好都不清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