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三合大神陈友谅 (2/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列岛减少了许多潜在的麻烦。
  朱瀚对于日本人口想尽办法削减,倭国人本性属于白眼狼,不彻底杀光同化,朱瀚是一百个不放心。
  而在万里之遥的印度,陈友谅面对同样人口巨多的当地印度人,却有完全不一样的感觉。
  陈友谅率领自己不足五万的残部,在穿过野人山,又沿着喜马拉雅南麓山脉,穿过了阿萨姆邦,一直到达了印度的纳扎尔。
  纳扎尔邦位于恒河平原中游,北面是高耸的喜马拉雅山,南面是宽广的恒河。
  纳扎尔地区距离段功占据的孟加拉地区比较远,而且中间又有泛滥的恒河阻隔,相对非常的安全。
  陈友谅率领自己手下的兵马在此地经过两次小规模的战斗,就彻底击败了德里苏丹国在此地的驻军。
  数以万计的德里苏丹国士兵被击溃,陈友谅凭借数万人就占据了相当于半个四川大小的纳扎尔。
  在击败德里苏丹国的军队之后,陈友谅本来还以为要继续与当地的土著交战。
  毕竟他已经知道当地土著领主势力强大,掌握着许多的财富和人口,也有自己的军队。
  陈友谅当时觉得肯定会与他们陷入鏖战,甚至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但是。
  当地的婆罗门教贵族们,却对陈友谅伸出了橄榄枝。
  原来这些婆罗门贵族在陈友谅到来之前,就曾经相互串联发动过叛乱。
  但是婆罗门教徒的战斗力实在是拉稀,德里苏丹国经过几次战斗,把他们全部给镇压下去。
  万万没有想到。
  在婆罗门教徒面前砍瓜切菜的德里苏丹国军队,遇上陈友谅的数万残兵,竟然如此不堪一击。
  倒霉的德里苏丹国,此时还不知道,他真正的生死大敌已经来到了印度土地上。
  这些婆罗门教徒看到陈友谅把德里苏丹国的天方教军队赶走之后,立刻觉得这是湿婆大神派来的大救星。
  婆罗门教徒们纷纷向陈友谅主动提供粮食物资,并且一再表示,只要陈友谅能够保证他们的地位和抵御德里苏丹国军队,那以后陈汉军队所有的物资补给,都由这些婆罗门教徒们提供。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婆罗门教徒们就给陈友谅的军队送来了堆积如山的粮食,布匹,酒肉等。
  颠沛流离数千里的数万陈汉,士兵们终于过上了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好日子。
  对于这些主动来投靠的婆罗门教贵族,陈友谅开始的时候还怀疑他们有什么别的企图或者阴谋。
  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陈友谅也逐渐摸清了这些婆罗门教贵族们的心理。
  其实,他们这么上赶着给陈友谅当小弟,实在是让德里苏丹国给打怕了。
  德里苏丹国的军队虽然经过多年的腐化堕落,战斗力已经远远不如他们的祖先刚入印度时候威猛。
  但是却足够吊打这些婆罗门教徒。
  而陈友谅的军队初来乍到,就以风卷残云姿态把德里苏丹国的军队击败。
  婆罗门教徒们自然是欢喜万分。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陈友谅自然成了他们心中的大好人。
  而且双方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沟通之后。
  陈友谅从几个刚纳入后宫的婆罗门教美女口中得知,原来这些婆罗门就其实就是上古时代的佛教等宗教演化融合而来。
  陈友谅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顿时大为惊喜。
  这不就是巧了吗!
  陈友谅所在的红巾军南支,当年起兵反元的时候,就是以弥勒教为宣传。
  而弥勒佛其实也是印度传统当中的神明。
  这么算下来。
  陈友谅的弥勒教跟印度的婆罗门教,根本就是师出同门。
  陈友谅深深知道自己手中的兵马只有不到五万人,凭借这么少的人数,要想在此地站稳脚跟,就必须拉拢婆罗门贵族。
  而此地的人对于宗教非常的看重,几乎就相当于他们的半条命。
  德里苏丹国跟婆罗门教,上百年生死仇敌,其中大半原因就是因为宗教不同。
  现在好了,陈友谅的弥勒教跟当地的婆罗门就可以归为一门,直接可以让陈友谅在当地毫无阻碍的融合吸收本土势力。
  陈友谅跟自己的弟弟陈友仁,军师邹普胜等人商量之后,立刻下令召见本地的三十六个大婆罗门贵族,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会盟。
  陈友谅在这一场会盟上,把自己的弥勒教跟当地的婆罗门教进行了无缝连接。
  “世间皆有灵,有灵皆有神!”
  “万花万物万有灵,一切诸灵皆由宝相!”
  陈友谅以一段自己都搞不懂的绕嘴机锋,做了开场白。
  弥勒教跟婆罗门教的教义都是数百年之间不断填充,各种奇葩论点和矛盾屡见不鲜。
  所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daming0ge0heshangmeiqiantu0zanzaofanba/read/97/1190.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