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大明的五年计划【求全定】 (3/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手的魔鬼岛。
  汤和打算把这座小岛建设成一个海上要塞堡垒,利用明军强大的海军力量就可以做到万无一失。
  大明洪武五年,十一月。
  京师,应天府。
  城内高大的钟楼连续响了十下,也就意味着时间马上就要到中午。
  应天城内的百姓们对于这个新奇的钟楼早已经是见怪不怪,甚至是可以说已经在日常生活中熟悉了这个精准的报时机器。
  不仅是这个外观非常奇特的钟楼,应天城内最近一年还接连建起了好几座新奇的观星台、喷泉和新华表等一系列高大新奇的建筑。
  这些大明独有的新奇建筑,无不时时刻刻彰显大明如今的富庶和强大。
  应天府作为大名的京师,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如果没有淡然处之的心情,恐怕早已经没有心情忙碌正事儿,一天到晚光顾着感慨惊奇了。
  也只有那些从其他是州府来的外地人,才会在钟楼报时的时候一个个跑到大街上,向着远处的钟楼举目眺望。
  至于那些国外来的番邦使臣和商人,他们在看到大明这些新奇建筑时候反应更是夸张,特别是南洋那些搓耳小国的使者,开始的时候听到这些钟声甚至会跪在地上,向着皇宫的方向磕头,表达自己对天朝上国无上的崇敬。
  应天府内的钟声自然也传进了皇宫之内。
  “时辰已经到了十点了,咱该说的也已经说了,你们回去之后把今天商量的事情都拿出一个具体的章程,一份儿给咱送到宫里来,一份送到英王那里!”
  大明皇帝朱元璋坐在龙椅上,对着下面的一众内阁大臣们说道。
  历史上的大明朝开始的时候实行的并不是内阁制,而是沿袭唐宋元的宰相制度。
  虽然各个朝代并没有设置宰相这个具体的官职,但他们的权力大小都差不多,仅仅是官名不同而已。
  内阁制可以很好的避免出现权臣专权的现象,所以大明朝建国不久,朱瀚就立刻建议老哥实行了内阁制度。
  今天在皇宫大殿之内落坐的这些人,全部都是大明内阁成员。
  在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李善长,因为朱瀚的出现,并没有成为大明第一功臣,真要说他具体的功劳,永远比不上朱瀚的一个零头。
  至于其他的朱升,刘伯温,施耐庵等人,虽然在如今的大明朝开国中立功不少,但他们连李善长都比不上,更何况是超过朱瀚的功劳。
  再比如胡惟庸,宋濂等人的功劳,远远都没有达到进入内阁的实力。
  所以这大明的内阁实际上首辅就是朱瀚。
  只不过朱瀚实在是懒得管一些日常事务,许多时候并不愿意来皇宫跟李善长等人商议政事。
  也就今天是一个很重要的日子,朱瀚才早早来到皇宫内,正襟危坐了一上午。
  因为再过一个月,大明洪武五年就将结束,正式踏入洪武六年的门槛。
  在大明建国之初,为了保证国策的正确执行,防止出朝令夕改的情况,朱瀚建议老哥朱元璋开启了五年计划执政策略。
  (seexsvvw\/101797\/141503881\/)
  chaptererror();
  1秒记住E小说网:eexsvvw。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w

本章完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daming0ge0heshangmeiqiantu0zanzaofanba/read/97/1190.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