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明旗帜飘扬 (2/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以大明王朝建立之后,老哥朱元璋便在朱瀚的建议下,对于缺失的礼节全面采用唐代来弥补。
  所以这一次太庙献俘,也是基本沿袭了唐代的礼仪流程。
  在礼部尚书的引领下,先是向太庙的列祖列宗,也就是老朱家的那些祖先们,献上太牢之礼。
  随后大明皇帝朱元璋来到太庙前方的高台之上,礼部尚书在高台下面宣读了此次北征捕鱼儿海的捷报。
  捷报宣读完毕后,紧跟着有一百零八个宫廷乐师演奏的雅乐奏起。
  在气势恢宏威严的雅乐当中,三千名大明精锐锦衣卫身着光鲜的铠甲,手持锐利的各色兵器,太庙前方缓缓向前一路来到了高台之下。
  “大明!”
  “万胜!”
  锦衣卫立定之后,三千人立刻气沉丹田,用力喊出来威武的口号。
  紧接着,三十六门黄铜火炮依次发射。
  轰轰轰!
  这是朱瀚在唐礼的基础上增添的大明特色,毕竟火炮这玩意儿就代表了武德,不用不行啊。
  在三十六响的火炮之后,整个太庙广场上的文武百官、士农工商贤良和藩属国使者,无不被这一番华丽的开场给震惊到了啊。
  足足三十六门黄铜火炮!
  且不说他们的威力,光是这青铜炮每一门上千斤的造价,就绝对不是一个小国可以承担的。
  而大明王朝却把这三十六门贵重的火炮,仅仅用来在太庙上进行献俘仪式。
  可想而知对于那些周围的藩属小国,可是多么的震撼。
  朱瀚的这一招,主要的目的也正是用这个来震慑周边的各种势力。
  在火炮鸣放之后,太庙的献俘仪式也正式开始。
  紧接着,由礼部尚书和刑部尚书二人交接完成了仪式的主持,下面的仪式将由刑部尚书进行主持。
  只见刑部尚书带着十名刑部官员为引导,在他们的身后有上百名身着白色囚服、披头散发、双脚赤裸的蒙古俘虏,一个个垂头丧气的跟着走进了太庙的广场。
  在这个时刻!
  文武百官和民众代表们都已经听从洪武皇帝的命令,全都站立了起来!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看向了这些蒙古俘虏。
  只见为首的之人,正是身形矮小的小皇帝爱猷。
  自从去年秋天被献俘应天府之后,爱猷的日子其实也还算好过。
  每天好吃好喝,现在不仅长胖了,而且还长高了不少。
  但是,在一群威武雄壮的大明锦衣卫士兵跟前,还是显得有些软弱无助。
  这时候,刑部尚书把所有的蒙古俘虏带到了广场上,然后开始大声宣读手中的一份文书。
  这份文书乃是刑部所有的臣工拟定,是一份议罪书。
  被议罪的人,当然就是以爱猷为首的蒙元诸人。
  他们犯下的都是战争和反人类罪行,虽然还没有这两个词,但是为了给鞑子定罪,朱瀚是不辞辛苦的连夜制定了这两个罪名。
  在刑部尚书朗读完了他们这些蒙古俘虏的罪名之后,便跪在地上向大明洪武皇帝请求,对这些俘虏施加惩罚。
  按照上古时候传下来的礼节,一般来说,献俘太庙有两个最终结果可以选择。
  首先一个是把所有的俘虏都给砍了脑壳,用他们的鲜血来祭奠祖先和战士的将士百姓们。
  而另外一个选择,则就是免除他们的罪过,把他们授予一些象征性的爵位,好吃好喝给养成一个炫耀王朝仁义宽容的玩具。
  这可以说是一个天子最为荣耀的时刻!
  老哥朱元璋站在太庙跟前的高台上,看着跪在地上的一百多名蒙古王公贵族俘虏,心中不禁涌起无限的感慨。
  朱元璋的外祖父老爷子,曾经是南宋崖山海战幸存的一名士兵。
  所以从小的时候,朱元璋就知道这些蒙古人欠下了汉人多少的累累血债。
  朱元璋一定要让这些蒙古人,把所有欠的血债给偿还回来。
  仅仅是杀掉爱猷这些蒙古贵族们,那可实在是太便宜他们了啊。
  给他们一个痛快的死,就是他们的解脱。
  朱瀚早就建议老哥朱元璋把爱猷这些蒙古俘虏留下来,让他们在大明境内继续活着,成为大明臣子万民们永远嘲笑的对象,也用他们来警醒大明的皇室子孙。
  刑部尚书的话说完之后,便看向了大明皇帝,朱元璋。
  这个时候,大明的文武百官都等待着如何处置这些被俘虏的蒙古王公贵族。
  朱元璋神情肃然,向着高台下的文武百官看去,这个时候他,并没有着急宣布如何处置这些蒙古俘虏,而是向朱瀚说道:
  “七五,你上来。”
  朱元璋的话音并不大,但所有的文武百官听到之后全都惊讶的愣在了当场。
  朱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daming0ge0heshangmeiqiantu0zanzaofanba/read/97/1188.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