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明军事改革【求全定】 (2/6)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迅速改变了自己原来的立场,开始向明军投降归顺。
  朱瀚在得知这一情况之后,立刻下令让罗贯中周德兴等人在草原上快速扩张这种堡垒。
  只不过这种堡垒需要驻守的兵马非常多,每一个堡垒至少得有两三百人,整个漠南草原上要想修筑足够多的堡垒,必须配置好足够多的士兵。
  区区一万多士兵,根本无法满足朱瀚彻底控制草原的规划。
  为了针对兵源不足的问题,朱瀚立刻给老哥朱元璋去了一封信,请求把河南淮西一带的军户分拨一部分到北平行都司来效命,对于这些募兵开出的条件非常的优厚。
  当然军户驻守在草原上,原本每个军户都有的土地是不可能有了,只能大幅提高他们的军饷水平。
  要知道在淮西那里有许多军户的子弟,并没有继承军户的身份。
  他们的出路可是一个大问题。
  大明,徐州府。
  李善今年已经十七岁,他的老爹李三明曾是郭子兴红巾军的一员。
  先是跟着大帅郭子兴在濠州,后来又是投靠了当今的皇帝朱元璋,作为被收编的郭子兴旧部,李善的老爹成了一员军户。
  可惜,没过了一年。
  李善的老爹就光荣战死了,李善的长兄继承了军户的位置,也就是那一百五十亩职田,还有六十四亩税田,其余的坐骑、驮马、甲胄、弓箭等等,都是通通归属兄长所有。
  李善与另外的一个兄弟。
  除了一身衣服和两间房子之外,根本就是什么也没有捞到。
  没办法,按照大明军户的律令。凡是军户兵的职田,一概不允许拆分继承。
  因为,一个军户兵的职田就是他出征在外,大部分补给的来源。
  如果一个军户兵的职田被拆分的话,那只剩下二三十亩,就根本不可能支撑起来兵器、粮草、驮马、皮甲的自备费用。
  所以,按照军户兵法令中的继承律法,李善的兄长就成了一名富足的军户兵。
  而李善和二哥就变成了一无所有者。
  徐州城郊外,一处十间大屋的园子,就是李善现在居住的地方。
  这里就是他的长兄李忠,一个徐州军百户的宅子。
  今日,长兄李忠去了徐州城。
  听说是去听取最新的军令。
  “老三,这日子是没法过了啊!”
  李善刚刚在自己屋子里的破床上躺下,就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叫嚷声。
  这个声音不是别人,正是他的二哥李义的声音。
  声音刚落,一个矮壮的黑脸汉子就推开木门闯了进来。
  “二哥,什么事情?怎么就日子没法过了啊?”
  李善慢吞吞的起身问道。
  他们这种泥腿子出身的军户,兄弟之间很少有什么繁文缛节。
  彼此的相处自然也是大大咧咧。
  “哼!”
  李义闻言,先是非常生气的啐了一口。
  “还能有啥!”
  “还不是老大的那个婆娘,实在是可恶。”
  “今日安排干活,把你我当成佃户对待了,还要收取我们的饭钱!”
  “这贼婆娘,难道已经忘了,这个家,是咱们爹创下来的吗?”
  李义说罢,就端起桌上的粗瓷碗,狠狠灌了两口劣质的黄酒。
  李善听到自己二哥的话,眉头也是紧皱起来。
  他实在是很为难。
  现在这个家,早已经是老大当家做主。
  不。
  不能说是当家做主。
  这个家就是完完全全是老大李忠的了啊。
  李善和二哥李义,按照大明军户的法令,没有获得军户继承权的子弟,要想继续留着这个家里,就一概都是家中预备辅兵。
  一旦有战事,他们这些辅兵都是给正兵当‘炮灰’用的。
  而且,辅兵很难有得到上阵斩获军功的机会。
  就算是有机会,也得把大头功劳归属于正兵。
  为了保证大明军户的战斗力,朱瀚与朱元璋早就商定,对于手下的军户可谓是非常的优待。
  “二哥,不是我说你,这点事情不是迟早的吗?犯得着这么生气吗?”李善一脸不在乎的说道。
  他的大嫂,也就是长兄李忠的老婆。
  不过是一个二十七八岁的粗手粗脚的女子。
  原本是濠州城中屠户的女儿,虽然没有读过什么书,却是心眼多的很。
  李义、李善兄弟二人,在这个家中虽然顶着两个辅兵的名头。
  但是却是吃得多,干得少。
  老大的媳妇,早就想把他俩给赶出家门。
  只不过,老大李忠碍于兄弟情面,始终不肯。
  “咱们都是亲生的兄弟,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daming0ge0heshangmeiqiantu0zanzaofanba/read/97/1188.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