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正好,日后咱们若是想重回汉中,那可就方便太多了。”
赵胜点点头,这也是个办法,自古入川容易出川难。
有了内应,想必能简单不少。
但他还是有些担忧:
“但是这样一来,咱们人手还是不够。”
“现在明军都龟缩着不肯出城野战,咱们几千人要一个个攻城拔寨,怕是力有不逮。”
“大帅您怎么看?”
江瀚扫了一眼邓阳的信件,伸手递给赵胜:
“你仔细看,上面除了军情,还有不少最近朝廷的消息。”
“闯王突围,陈奇瑜去职,洪承畴接替五省总督,皇帝增派,毕自严罢官.”
“你看出有什么机会没?”
赵胜接过信件,逐字逐句地看着,看了半天,试探着问道:
“难不成大帅看中的,是增派一事?”
江瀚赞许地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朱由检是得了失心疯,铁了心要增派粮饷剿贼,甚至不惜将毕自严这种能臣下狱罢官。”
“他这是在自掘坟墓!”
“你仔细算算,朝廷增派一百二十五万两,这笔钱最终落到下面的百姓头上,得翻多少倍?”
“当年在陕西,每到夏秋之际,就是造反的高峰期。”
“咱们不妨也等等,等四川的抗税季到来。”
“到时候,民怨沸腾,官逼民反。”
“咱们再趁势打出义旗,进兵保宁府,想必会有不少人站出来反抗官府,投奔于我。”
赵胜眼前一亮,瞬间明白了江瀚的意图。
这是要借势而为啊。
四川一带由于受灾较轻,所以一向都是土司作乱,很少有农民起义。
但是朝廷的摊派可是越加越多,四川的百姓总归会有忍不了的那天。
“那大帅具体准备怎么做?”
“口号想好了吗?”
江瀚笑道:
“口号不是有现成的?均田免赋,饥者得食。”
“就这个,简单直接,最有煽动力!”
“但光喊口号可没用,咱们得把政治纲领给宣讲出去。”
“让探子跟着商队,混进保宁府去,把咱们龙安府的政策都给传出去。”
“依我看,咱们的龙安三约,也可以变成保宁三约、四川三约、西南三约.”
政治纲领对于农民起义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有了政治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