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矣”
就在官兵们都以为,这场平叛之战终于功德圆满时,一个漆黑的夜晚,杀机骤然降临。
子时刚过,官军营地里便响起了一声声尖锐的哨响,听见信号,遍布在营地各处的义军同时暴起发难!
白天还在笑嘻嘻聊着家常的贼兵,用新换来的长刀,干净利落地砍下了官军的脑袋。
正在与安抚官喝酒饮宴的罗汝才,瞬间将碗中酒泼在对方脸上,随后狞笑着割开了安抚官的喉咙。
早已等候多时的张献忠则亲自带队,偷偷摸掉了辎重营的守卫,将官军的粮草尽数缴获。
整个过程,快、准、狠,充满了默契。
大部分官兵在睡梦中就被捆成了粽子,反抗者当场格杀,剩下的不是被割掉耳鼻,就是被打断手脚。
就这样,这股义军不仅恢复了元气、补充了给养、甚至还更新了装备。
“弟兄们,随我向南!攻取荆州府!”
高迎祥马鞭一指,大军如开闸的洪水,向着毫无防备的中原大地,席卷而去。
……
消息传回京师,朝野震动。
崇政殿内再一次召开了朝会。
只是这一次,殿内的气氛与上次截然相反,曾经的欢欣鼓舞,变成了一片死寂。
所有大臣都低着头,沉默不语,连呼吸都小心翼翼,生怕触怒了龙椅上脸色铁青的皇帝。
朱由检看着这一幕,只觉得自己的脸火辣辣地疼,像是被扇了几个耳光一样。
他不敢去想,下面的臣子们会怎么看他,会不会把他当成一个笑话。
可作为天子,他实在拉不下脸承认自己的错误。
于是他本能地开始找起了替罪羊,想要把自己摘出去。
可朝廷里的臣工们都清楚,这驱虎吞狼的“妙计”,是皇帝一个人提出来的。
就连温体仁和张风翼都只是附和而已。
无奈之下,朱由检只能把目光投向了还在千里之外的陈奇瑜。
而此时的陈奇瑜,正忙得焦头烂额。
他一面要忙着组织军队继续追剿贼兵,一面又要急着写奏疏向皇帝请罪,推诿责任。
虽然错不在他,但态度一定要有,这是陈奇瑜为官多年得出来的经验。
在他的奏疏里,先是把罪责归于监军太监方瑾,痛斥其“阻挠抚局,杀降激变”;
随后,陈奇瑜又把责任推给了在外围协防的陕西巡抚的练国事,说他配合不力,未能及时安顿好降兵。
收到奏疏,朱由检眼前一亮,背锅的这不就来了吗!
他立刻抓住机会,圣旨一下,首先逮捕了安抚官李嘉彦,随后又将陕西巡抚练国事等五十余人革职下狱。
然后,他又火速任命陕西左布政使李乔接任巡抚一职,收拾烂摊子。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