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什么叫人造舍利子? (3/8)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普科普了。

    不光是科普,江瀚还得专门编一份教材出来,等日后开设学堂,培养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科学人才。

    这事情得趁早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拔苗助长是成不了材的。

    只不过现在,他还得先回答柴宇的问题。

    江瀚思考了半天,想着怎么才能避开现代术语,转而用这些工匠们最熟悉的日常事物,以及材料的变化现象来入手解释。

    “这个摄氏度,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计量单位,就好比咱们平时用的斤、两。”

    “只不过,斤两是用来称重量的;而摄氏度,是用来计算温度的。”

    “冬天,水会结成冰,水结成冰的那个温度,就是0摄氏度;想法,如果水烧开煮沸了,那就是100摄氏度。”

    “又比如你们平时打铁的时候,不是经常会用火焰的颜色,来判断炉温的高低吗?”

    “当火焰呈现出暗红色的时候,炉温大概就是500到600摄氏度;”

    “当火焰变成亮红色的时候,大概就是700到800摄氏度;”

    “而当它发出明亮的黄白色时,炉温就差不多有1300摄氏度了。”

    当然了,材料的熔点、沸点,还与气压等其他因素有关。

    但现在,江瀚并不打算引入更多的变量,他现在只想用最简单的方法,来解释“摄氏度”这个概念。

    其他更深层次的东西,可以等日后慢慢解释,或者留给后人探索。

    听了江瀚这番解释,柴宇这才恍然大悟。

    他也不知道,大帅是从哪里得来的这些概念,但既然大帅都这么说了,那自己就必须认真记下。

    可曹宇还是有些担忧:

    “大帅,我说实话,想要让火光显出明亮的黄白色,也就是1300摄氏度,很有难度。”

    “一般的小作坊、小土窑,根本就不可能做到。”

    “您只有在景德镇的官窑里,或者御器厂里,才有可能办到。”

    曹宇很清楚,只有官窑和御器厂才拥有全国最好的匠人,最好的木炭,以及最好的土窑。

    他的冶铁司,充其量就是个草台班子而已,平时打制一些刀甲还行,哪能和御器厂里的大匠们相比?

    不过,这也难不倒江瀚。

    经常穿越的朋友都应该知道,搭建高炉是必须掌握的技能。

    就算没有焦炭,但用一些高质量的硬木木炭,再加上大型风箱作为鼓风机,也足以把炉温提升到1300摄氏度。

    说干就干,江瀚当即找来了炭笔,在图纸上画出了一张简要的高炉示意图。

    他把几处关键的出铁口、送风口、以及出渣口都一一注明。

    另外,他特意提醒柴宇,在烧制过程中,需要先制作一个石墨坩埚。

    石墨在明代就是所谓的“黛石”,一般是女人用的画眉石,很常见也很好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daming0congbianjunkaishifumingmieqing/read/97/371.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