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们手里仅剩的,用来过冬活命的口粮,都给搜刮得干干净净。
还美其名曰:“倾尽所有,以报君恩。”
于是,被逼上绝路的关中农民们,也反了。
一时间声势浩大,整个关中为之震动。
洪承畴得到消息后,不惊反喜,正好,他正愁没有借口将主力大军开进关中腹地呢。
以曹文诏,贺人龙等人为首的屠夫毫不手软,把整个关中地界都犁了一遍,杀的是血流成河,人头滚滚。
这些人在平叛之余,仍旧不忘初心,又顺手在各地搜刮了大量钱粮,以充军需。
就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起义,就这样被血腥地镇压了下去。
活下来的人,只能苟延残喘。
他们的精神和灵魂,早就已经在这无休无止的苦难与绝望中,被彻底碾成了齑粉。
剩下的,不过是一具具尚在呼吸的行尸走肉罢了。
可随着江瀚接连攻破华阴周边的数个州县,缴获了不少地主的钱粮后,事情却又出现了转机。
跟在他军队后面的饥民百姓越来越多,粗略估算后,竟不下数千之众。
其中不少人还是听到消息,大老远专程拖家带口赶来的。
这帮人不顾严寒,紧紧跟在大军屁股后头。
他们除了希望能捡一些残羹冷炙果腹外,心里还抱着一丝微弱的幻想。
他们希望能加入江瀚手下的部队,为那些死在官府催科和官军屠刀下的亲族同乡们,报仇雪恨!
然而,对于这帮想要投军造反的饥民百姓们,江瀚的军中,却有着不同的看法。
“大帅!”
中军帅帐之中,几个带兵的把总正激烈的发表着自己的意见,
“我觉得这帮人跟在屁股后面,是个不小隐患;不如趁早将他们赶走,以绝后患。”
说着,他环视一圈,声音又更大了几分:
“大帅您看,这群人里头,不少人都是些老弱病残,严重拖慢了咱们的行军速度!”
“官军随时可能大举围剿而来,带着这么些累赘,咱们到时候想跑都跑不掉。”
“依我看,当断则断,让他们自生自灭去吧!”
“我等提着脑袋造反,可不是开善堂的!”
说话的是李老歪,他的意见很直接,也很现实。
这群饥民未经训练,收编入伍后,只会稀释安塞营的战力。
要是放任不管,那就会导致大军出现危险,容易被官军裹挟着饥民冲阵。
江瀚沉默不语,手指轻轻敲击着刀柄,他内心深处,其实是倾向于李老歪的意见的。
他此行重返陕西,目的是去甘肃、宁夏等边镇招募那些边军,而不是收拢一群嗷嗷待哺的饥民。
可惜张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