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的深冬,寒雾笼罩着顾氏集团总部大楼,生物医药研发中心的实验室里却暖意融融。苏晚将母亲沈曼的加密笔记本摊放在实验台上,指尖划过页面上那些扭曲的符号与错乱的数字,眉头紧紧蹙起 —— 这已经是她尝试破解的第七天,常规的密码逻辑、母亲的生活轨迹关联、甚至是医学公式换算,都无法打开这本承载着关键研发资料的 “密册”。
“还是不行吗?” 研发团队负责人李教授端着一杯热咖啡走过来,看着苏晚布满血丝的眼睛,满是心疼,“沈曼女士的加密方式太特殊了,既不是传统的字母数字组合,也不是简单的符号替换,反而更像是一种融合了医学数据与个人逻辑的‘双重密符’。”
苏晚接过咖啡,暖意顺着指尖蔓延到心底,却丝毫无法驱散破解困境带来的焦虑。她再次翻开笔记本,目光停留在一页画着肺癌细胞结构图的页面上 —— 细胞轮廓旁标注着一串奇怪的数字 “23-5-17-9-4”,下方还有一行用荧光笔勾勒的小字:“以吾之识,启众之智”。这行字她已经看过无数次,却始终无法参透其中的深意。
就在这时,苏晚的脑海里突然响起系统提示音:【叮!检测到宿主面临密码破解困境,可激活 “逻辑解析” 系统技能。该技能可通过分析加密内容的字符规律、数据关联及创作者思维逻辑,生成破解路径,是否激活?】
“逻辑解析” 技能!苏晚心中一振,这是她完成 “办订婚宴” 任务后获得的隐藏技能,此前一直未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没想到此刻竟成为破解母亲笔记本的关键。她立刻在心中默念:“激活技能!”
瞬间,大量的数据流在苏晚的脑海中飞速运转 —— 笔记本中的符号被拆解成基础笔画,数字与医学数据进行关联匹配,甚至母亲当年发表的学术论文、实验记录中的思维逻辑都被系统提取分析。几分钟后,系统生成了一份详细的破解报告:【加密核心逻辑:以沈曼女士的医学知识体系为基础,结合个人研究习惯,采用 “元素周期表编码 + 实验数据映射” 双重加密。例如,符号 “○△□” 对应元素周期表中 “氧(8)、氢(1)、碳(6)” 的原子序数,数字则映射特定实验的关键参数。】
苏晚按照系统提示,首先将那串 “23-5-17-9-4” 与元素周期表对应 ——23 为钒(V)、5 为硼(B)、17 为氯(Cl)、9 为氟(F)、4 为铍(Be),取首字母组合为 “VBClFBe”。接着,她调取母亲当年肺癌细胞实验的原始数据,发现这串字母对应的正是实验中 “抑制癌细胞增殖的关键药物浓度参数”:V(钒化合物浓度 2.3μmol\/L)、B(硼替佐米剂量 5mg\/kg)、Cl(氯喹协同作用 17%)、F(氟尿嘧啶联用 9h 起效)、Be(铍试剂辅助 4% 提升疗效)。
当这些参数与笔记本中的细胞结构图对应时,页面上原本错乱的符号突然 “活” 了过来 ——○对应细胞凋亡率(80%)、△对应药物抑制率(50%)、□对应正常细胞存活率(96%),三者结合,恰好是母亲当年设计的 “肺癌靶向药联合治疗方案” 的核心数据!
“破解了!李教授,我们破解了!” 苏晚激动地站起身,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颤抖。她按照系统提供的破解路径,逐一解析笔记本中的其他内容,那些曾经看似毫无逻辑的字符与数字,此刻都转化为清晰的研发资料:
“心宁片” 改进方案的完整数据:不仅明确了 “盐酸索他洛尔” 替代 “盐酸普罗帕酮” 的具体剂量换算公式,还记录了针对不同年龄段、肝肾功能患者的个性化用药方案,甚至包含了药物生产过程中&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