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一下了,毕竟相隔太远,插不上手。
。。。。。。
战役结束后,晋冀边军区召开了战后会议,做完战役总结之后,刘宇提出了对部队的整编方案。
大致就是将122师下属两个旅拆开,在原有的几个团基础上,扩编成3个师,同时组建一个装甲旅。
他这次在系统里的大采购,余下10万积分备用,将剩余的33万积分差不多花了个精光。
买了80辆T-26坦克,80辆半履带式装甲运兵车(500积分一辆),以及100万升燃油,13万积分。
航空兵暂时够用,所以就只买了一批航弹,以及补充了8架B-17轰炸机,20架P-40战斗机,100万升燃油,总共花了6万4千点积分。
剩下的全都买了步兵和炮兵的装备,考虑到364旅在和41师团近战时的巨大伤亡,刘宇又买了大量的M1911手枪和汤姆逊冲锋枪。
之前是没考虑到,认为今后大部分时间都是防御战,依靠轻重机枪火力就足够了,导致364旅这一次近距离和41师团拼杀直接拼了个半残,心疼得刘宇背地里嗷嗷直哭。
今后晋冀边军区的部队,每个班都会配备3支汤姆逊冲锋枪作为突击火力,班长以上干部额外配一把手枪,另外参军2年以上的老兵,以及立功战士也会奖励一支M1911手枪作为荣誉。
此外,刘宇还组织了一批美国来的技工,成立了一个轻武器研究所,并且按照记忆手绘了AK47突击步枪和M1897霰弹枪的大致图纸,描述了大致性能要求,让他们试着研究生产。
M1897霰弹枪是系统里就能买的,但是如果能自己造,刘宇也不想浪费积分,之前那些手枪和冲锋枪也是因为现在兵工厂产能有限,只好先买了再说。
AK嘛,现在还无法兑换。
刘宇在想:等武器研究所试制成功了,并且这两款枪列装部队后,到时候老子的兵,远打有AK,近战有来福,日你滴浑喏,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至于部队扩编,按刘宇的意思,则是今后除了一些特殊部队,步兵不再增设旅一级编制,每个步兵师直接下辖3个步兵团,1个炮兵团,另外再配属后勤、侦察、警卫、野战医院等等直属部队,每个师的定员缩减至18000人左右,其中主要作战人员也就是步兵仅有8000左右,各级炮兵3000余人,剩下7000多人都是为这11000人服务。
接着,刘宇又颁布了新的任命,任命彭雪枫为122师师长,程悦长任政委,黄振棠任副师长,李定海任参谋长,辖727、728、独立团,实际上就是在364旅的基础上进行改编。
同时新编第1师,也是366旅的基础上进行改编,王智涛任师长,吴宗先任政委,袁学凯任副师长,李荫章任参谋长,下辖731、732、教导团。
新编第2师,调唐天际担任师长,因为是纯粹的新编师,所以一应干部待定,刘宇想着再从其他兄弟部队那里薅一薅。
装甲第1旅,配备T-26坦克92辆,装甲运兵车80辆,高敬亭任旅长,云龙兄任政委,下设2个坦克营(每营40辆坦克,剩余备用),2个机械化步兵营(80辆装甲运兵车),1个105榴弹炮营,外加后勤、辎重、防空等单位,总兵力约7000人。其中两个机械化步兵营由原警备3团剩余的400多老兵作为基础进行扩编,他们跟随原来那个暂编装甲营打过一场恶仗,相对经验丰富。
话说那一仗警备三团打的惨啊,1800人,最后能站着的就剩400。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