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后世风貌,义务教育【求追读】 (3/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sp;议论间,电影到了两人住旅馆的剧情,这段不存在理解问题,倒是引得众人一阵捧腹大笑。

    等看到二人组再遇“女骗子”,得知“女骗子”真相后,先前支持“女骗子”的人倒也没得意,只是唏嘘。

    朱元璋道:“这后世看着远比咱大明富裕,竟也有孤儿?”

    刘宽道:“什么时候都会有孤儿,后世十几亿人口,贫民、孤儿乃至乞丐自然也有。”

    “但国家有孤儿院、福利院等机构,基本可以保证孤儿长大成人,并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何为义务教育?”朱元璋敏锐地抓住了刘宽话语中最关键的一个词。

    刘宽道:“就像陛下推行官学,后世也推行学校教育。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三至五年,研究生三年、博士生两年。”

    “其中小学、初中接受的是基础教育,国家为了保证所有孩子都能接受基础教育,便施行义务教育。”

    “也即是说,所有国家规定年龄段的孩童,不论男女,都要上小学、初中。”

    “最开始国家财政不足时,是要求父母必须供应子女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待到后来国家财政允许,便是由国家负责支付主要教育费用。”

    九年义务教育?

    由国家财政负担?

    不论男女皆要入学读书?

    刘宽这番话让朱元璋、朱标,以及其他年长懂事之人都露出了震惊神色,觉得不可置信。

    好不容易回过神,朱元璋不由问:“照你这么说,后世岂不是人人都识字断句?甚至几十年后,人人都至少上学九年?”

    刘宽笑道,“后世确实称得上人人都是字——嗯,也有些年纪较大,出生于建国前,或是没赶上国家进行扫盲之事好时候的人不识字,但已经很少了。”

    “至于最少上学九年的景象,倒是没有。因为少部分人,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在初中甚至小学时就辍学。”

    “陛下应当能理解,有些时候,国家律法规定并不能保证一切,总有人违背。”

    朱元璋点头,“说得倒也是,不过,即便少数人没能上完九年,这九年义务教育也是极为难得的壮举了。”

    朱元璋这句话感慨语气很浓。

    因为他对推广教育之事的艰难感受很深。

    自建立大明后,从洪武二年便开始推行官学。虽然大明没施行义务教育,可每年在教育方面的开支却也不少。

    各级官学的教师、官员俸禄都是由朝廷及地方官府拨付不说,对优秀学子还会免收学费,甚至给予钱粮补贴。

    到目前为止,教育方面开支每年都在大明财政总开支的前五名之内,甚至能排到第三。

    稳居财政开支前两名是军费与官吏俸禄。

    正是知晓这些,朱元璋才愈发钦佩后世朝廷施行九年义务教育的壮举。

    要知道,按刘宽所讲,后世人口可是有十几亿。施行义务教育花费的钱粮,必然也数以亿计!

    电影继续,但剩余剧情却没有让朱元璋窥得更多后世之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带着铁路到大明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daizhuotieludaodaming/read/97/663.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