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三炮之别,重料剧透【求追读】 (2/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铳以及你先前所讲的后世红夷大炮有何不同?”

    刘宽道:“野战炮与碗口铳自是有很大不同,但最初制造的这一批跟后世的红夷大炮威力应该差不多。”

    “只是微臣不想用红夷大炮这个名字罢了,毕竟此时西夷尚未发明这种火炮。”

    “微臣的想法是先以铁水铸造一批三五千斤、口径稍小的野战炮。”

    “待铁场高炉建成,可直接炼出液态钢,再铸造钢炮。”

    “钢材坚韧,用同等重量钢材能铸造出的火炮会比铁铸炮口径更大,也是威力更大、射程更远。”

    朱标曾听刘宽描述过后世红夷大炮的威力,此时听其说六合钢铁厂可造此炮,也不禁喜悦、激动。

    随即又感叹道:“照你这么说,时间上确实赶不及——铸炮需先造泥模,短则耗时一月,长则需要两三月。”

    “如此算来,即便你刚来到大明,便献上那红夷···嗯,野战炮铸法,时间上也是来不及的。”

    “另外,西南多险山密林,铁铸野战炮重达数千斤,军队若携带之,怕是反悔拖累行军速度,耽误军情。”

    刘宽听了忍不住摇头,道:“殿下对微臣所说铸炮之事有两点误会。”

    “其一,微臣若铸炮,便不会用费时费工的泥模铸炮法,而是用后世的铁模铸炮法。”

    “其二,微臣所会铸造的火炮可不止类似红夷大炮的野战炮,还有虎蹲炮、子母速射炮(弗朗机炮)。”

    朱标一听眼睛就亮了。

    正待询问,便瞧见朱元璋龙行虎步地走了过来。

    “参见陛下(父皇)。”两人皆作揖行礼。

    朱元璋心情不错,笑问:“你二人方才在聊什么?似乎是关于铸炮之事?”

    “正是铸炮之事···”朱标当即将他方才与刘宽的谈论都说了,最后道:“父皇既来了,正好让妹婿细说那铁模铸炮法和虎蹲炮、子母速射炮。”

    朱元璋却摇头,“这里不是讲此事的地方,咱们还是回奉先殿再说吧。”

    龙江码头在城外,因此大半个时辰后,刘宽才随老朱、小朱到了奉先殿。

    见老朱挥退了闲杂人等,目光灼灼地注视过来,刘宽也不磨叽。

    他道:“铁模铸炮法乃是后世清朝一位基层官员,为迅速铸造大炮防备西夷寇掠沿海,所想出来的法子。”

    “顾名思义,便是以铁模替代泥模——可先翻泥模铸造铁模,因是铁水铸造而成,铁模短时间便可铸成,还可反复利用。”

    “所以,若用铁模铸炮法,快则七八日,长则半月,便可铸造出一批大炮。”

    老朱听完评价道:“照你这么说,铁模铸炮法确实比泥模铸炮法高明了不止一筹。”

    “回头将你所知的铁模铸炮法之流程、要点都写下,呈上来。”

    “是。”刘宽应了,接着不待老朱问,他便道:“子母速射炮来历与红夷大炮一样,是后世大明仿照西夷火炮制造,比仿造红夷大炮还要更早些。”

    “它实际是一种后装滑膛炮,战时只需将提前装好火药、弹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带着铁路到大明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daizhuotieludaodaming/read/97/663.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