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时听了玻璃的经济价值,朱元璋是大喜。
“原来玻璃竟是琉璃的一种,如此要掌握出纯净透明玻璃的制法确实不难。”
“说起来,在博山便有一座官办琉璃场,专门供应宫廷所需各种琉璃饰品,上供之物中偶尔也会有类似于水晶的。”
“回头咱便下一道圣旨,让他们好生研究玻璃制法···嗯,那银镜制法你可了解?”
朱元璋虽非后世之人,却也知道银镜若能替代铜镜,那就是千家万户所需之物,必能大卖,所以对银镜之事还是挺上心的。
他本想让工匠研究,但既然刘宽提了出来,他不妨多问一嘴,说不定能省去不少功夫。
刘宽道:“银镜制法,微臣倒是略知一二,回头会写出来,与望眼镜制法一起交给陛下。”
“如此甚好。”朱元璋满意地笑了,随即感觉马皇后拍了下他的大腿,便道:“刘宽啊,虽然不久你就要成为咱的女婿,可既贡献了望远镜、银镜两种价值不可估量的秘方,甚至还献上了一架后世的望远镜,咱总要赏你些什么。”
“说吧,你想要何赏赐?”
刘宽也知道他献出的东西价值难以估量——像望远镜、银镜制法倒还好,将从后世带来的望远镜献出去他着实是有点心疼的。
毕竟大明即便能造出望远镜,也造不出他那台一模一样的。
那是后世之物,于他总有一定纪念意义。
若非傅友德等不久就要出兵西南,他未必肯献出来,多半会让大明工匠慢慢研制简易版望远镜。
想到这里,刘宽便一拱手,道:“微臣斗胆请陛下赏赐黄金千两、白银万两、良田千亩,以及京师的造纸作坊、印刷作坊各一座。”
听了刘宽讨要的赏赐,在钱财上节省惯了的朱元璋不仅没生气,反而笑容更浓郁了。
他不怕刘宽喜好金银财宝——若刘宽不喜金银这类俗物,清心寡欲表现得如同圣人一般,他才会提防呢。
他笑着指了指刘宽,“你这小子,倒是挺敢开口。不如这样,咱就赏赐你十万贯宝钞,良田万亩,以及你说的那两座作坊,如何?”
刘宽听得神情一呆。
心道,老朱啊,你是不是知道宝钞后来不值钱,所以才一劲儿地赏我宝钞?
朱元璋见刘宽神色有异,不禁奇怪道:“怎么,你不满意?哪里不满意?”
刘宽一咬牙,道:“陛下,您上次就赏赐的是宝钞,这回还是赏赐金银吧。”
朱元璋终于察觉到了刘宽对宝钞的抗拒,道:“千两黄金、万两白银如今价值可是不如十万贯宝钞,你竟不要?”
“莫非,你跟某些不识趣的官吏、商贾一般,认为咱的大明宝钞不靠谱?”
反正宝钞之事迟早要说的,虽然这事可能触怒老朱,但眼下马皇后在侧,算是不错的机会了。
另外,这事拖得越晚,遗留问题便越大。
且从私心而言,刘宽也不想老朱一而再再而三地赏赐他宝钞。
他一拱手,眼神诚挚地看向朱元璋,道:“不瞒陛下,大明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