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摊子没支起了.谱先摆上 (1/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摊子还没支起来,周三郎的小算盘就打的霹雳啪啦响。

    人家也是个有成算滴,离开山谷前都知会过杨四和赵易军了。

    各组烧饭的两口大铁锅,必须洗刷好。

    等着一会儿头一道杂盐送上山谷,二三五道加工,肯定要老娘们上阵。

    这叫什么,这叫岗前提前拭干。

    林奕可都被算计上了,想要省工序,少煮几遍原盐,过滤桶必须准备上。

    制海盐,时刻都要用上过滤桶,原来的过滤肯定不行,用着太费。

    既要简化工序,又要兼顾成本控制,那就得靠木炭、石子和沙子这些天然免费的材料进行过滤。

    其他都好说,木炭也没有,大家伙儿也没人会烧制木炭。

    林元又成了实验对象,林奕可抄录了好几种烧制木炭的方法,一股脑儿都塞给了林元。

    林元也挺苦逼的,好好一个读书人,都快被林奕可弄成匠人了。

    瞅瞅人家周言郎,大哥上来就给画个大饼,嗯,铺个前程,弄好就是从六品官呢!

    三弟卖咸鱼也不孬,肯定是赚银子的好活。

    摊上林奕可这样的妹子,林元的日子过得格外有 “滋味”。

    先是揣着《景德镇陶瓷录》,带着一帮老头糊泥巴。

    现在又领着一群半拉孩子,在烟熏火燎中忙活着烧木炭,净干些接地气的活儿。

    好好一个读书人,不是糊一身泥巴,就是一头一脸的碳灰。

    周三郎勤力一回,跟他屁股后忙活的人可不少。

    去海边抬细沙的汉子,四五六七岁的小娃儿,都跟去海边捡鹅卵石了。

    待上岗的老娘们,个个精神抖擞,抻着脖子等着原盐送进山谷。

    十八口大铁锅,今儿铁定不会给大家伙儿做饭吃了,里里外外洗刷五六七八遍,就连锅底灰都没留着。

    割芦苇的娘们,早上就带一两个窝窝头下山,回到山谷一个个饿的眼睛直勾勾的。

    可十八口铁锅里,刷锅水比山泉水还要晶莹透亮。

    “你们咋就回来了?这才什么时辰,太阳都还没下山,你们一个个懒婆娘这是想偷懒吗?”

    周婆子没好气的瞅着,邱兰、孟彩萍、陈小草、王婷四个儿媳妇,大手一挥,就想将她们赶出山谷,继续去割芦苇。

    都说了,海边最少要搭几十间草棚子,芦苇苫子不知道要用多少呢!

    关键是,盐场管事的可是周大郎,周老黑都跟她说过了,弄不好周大郎会被梁王封官。

    天老爷!大儿子能当官,三儿子卖咸鱼,北地祖坟到底冒了多高的清烟!

    就说周老婆子得有多激动吧!

    浑身血液沸腾半天了,还一直咕咕烧着呢,老脸都烧的通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带崽穿越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daizaichuanyue/read/97/436.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