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临门一脚! (2/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 材料中的碳纳米管无序杂乱的堆积在一起,从晶体结构来看,和普通的碳纳米管粉末压制形成的板材没什么区别。

    也就是说,氧化锆并没有在材料中起到催化作用,没有与碳纳米管材料进行共晶,形成碳纳米管·锆晶体。

    一边翻看着检测数据,徐川一边向身侧的赵光贵问道:“你们有没有推测过原因?”

    赵光贵带着苦笑,道:“有是有,但是短时间内根本就分析不出来什么结果。”

    “从理论上来说,锆和铪都属于镧系收缩元素,化学性质极为相似,且外层电子排布一样,不应该出现这种铪能形成晶构,锆却不能的情况。”

    对一种材料进行分析,从物理和化学,以及材料学的角度了解它的形成原因和过程,本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更何况,他们连氧化铪作为催化剂为什么会在碳复合材料中形成独特的碳纳米管·铪晶体结构都不知道。

    这种情况下,想要找到氧化锆为什么不能作为催化剂共生出碳纳米管·锆晶体结构,难度实在太大了。

    徐川摸了摸下巴,道:“将这份检测数据发送给我,我先回去看看。”

    他在材料上的造诣不是赵光贵这些普通材料研究员能比,从理论上来说,锆取代铪与碳纳米管共生形成独特的晶体结构是没问题的。

    不过现在既然出现了问题,那就说明那里是有问题的。

    他准备带着这些数据回去研究一下,看看能不能通过计算材料数学找到问题。

    川海材料研究所虽然有一个材料计算的模型,但模型终究是死的,且还不完善,无法考虑到方方面面的东西。

    所以他准备亲自研究一下。

    带着数据资料,徐川回到了办公室中。

    对他来说,数学不仅仅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更是一种辅助其他学科的强大科研工具。

    虽然很多时候,尤其是在材料学,通过数学计算得出来的结果并不能直接得到答案,但相关的解析却能为一种参考,帮他在研发新材料的时候少走不少弯路。

    尤其是现在,不需要他从头到尾进行解析,只需要针对特定的环节进行处理就足够了的。

    盯着电脑中的数据和图片,徐川陷入了沉思中。

    虽然计算材料是他的拿手领域,但要针对性找出氧化锆无法和碳纳米管共生的问题所在,难度还是挺大的。

    思索了一会后,他从桌上拾起圆珠笔

    【GPAW赝势:1s22s22p6Zr3s23p64s23d104p65s24d2】

    【e收敛:Ve=∫dru(R)ψ+0.05eV\/(R)ψ(R)AB】

    【eV粒子收敛:p(R)=<Φ|ψ+(R)ψ(R)|Φ10-6eV】

    对于计算材料学来说,如果要通过电子尺度的计算方法做到化学精度,一般都还是以波函数为基础。

    但因为计算量限制,凡是涉及界面等非体材料性质,往往要用替代方法进行,比如构造热力学相图。考虑极度复杂的势能面,动力学基本无解。

    在徐川看来,计算材料这一新生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国院士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daguoyuanshi/read/97/1318.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