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新的物理大厦 (3/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家猜测惰性中微子与暗物质之间的关系的

    无数的物理学家们,不仅仅是研究生博士生,也有物理教授甚至是物理界的大拿纷纷出手将自己的想法整理出来上传到Arxiv预印本网站上。

    毕竟对于物理界来说,有一条默认的规则是:“那些著名的奖项,比如诺贝尔奖,比如沃尔夫物理奖等等,并不会颁发给某一颗粒子或者现象的发现者。而是会发给提出者。”

    就如12\/13年的时候,CERN发现了希格斯粒子,但诺贝尔奖并未颁发给CERN,而是颁发给了提出希格斯玻色子理论的提出者彼得希格斯与弗朗索瓦恩格勒一样。

    哪怕希格斯玻色子理论的提出时间是上个世纪六十年。

    所以即便是惰性中微子是徐川发现的,他因此获得诺奖的概率也不是百分百的。因为惰性中微子不是他提出来的,而是米国的物理学家提出来的。

    当然,因惰性中微子的发现,徐川获得诺奖的可能性也并不是没有。

    这是因为在过去,尽管米国的科学家提出了惰性中微子这个概念,却并没有对其做详细的数据预测。

    因为做不到。

    毕竟要对无法观测,不在标准模型中的粒子做预测,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

    而这次,相关的数据却是他完善的。

    所以如果后续他能继续完善惰性中微子的信息的话,还是有机会再拿一枚诺奖的。

    只不过对于徐川来说,诺贝尔奖对他的吸引力并不是很大。

    不说前世,光是这辈子他做出来的物理成果,就有好几项诺奖级的。

    当然,对他来说吸引力不算大的诺奖,对于其他物理学家的吸引力简直是正无穷。

    更何况,惰性中微子可是超出标准模型的粒子,它是一栋全新物理大厦的基础,未来何止远大光明,完全可以是新世界。

    因此在惰性中微子发现后,无数的物理学家纷纷开始‘完善’惰性中微子的性质,纷纷开始‘推测’暗物质的性质,然后进行押宝。

    毕竟万物皆有可能,万一自己押对了呢,几十年后说不定就能拿到诺贝尔奖名留青史了。

    只不过要想从未知中压中诺贝尔奖的难题可太高了,比彩票中头奖都难。

    一方面是因为一份全新的理论,或者说对某一颗粒子的预测,如果想要被被物理学界接受的话,至少你的理论得在逻辑上自治,得站的住脚,不能被人推翻。

    就像是爱德华·威腾弄出来的弦理论和M理论一样,要证实它遥遥无期,或许需要两个世纪、三个世纪甚至更远的时间。

    但同样的,要证伪的话,从目前的物理学界来说,并没有人能够推翻弦理论和M理论。

    因为它的确做到了逻辑自洽,且理论存在。

    从这方面来说,难度可谓是相当大了。

    因为你不仅要懂这颗粒子,还要懂各种其他的物理学。比如相对论、牛顿力学、电磁学、量子力学等等。

    而且还不能是一知半解的那种懂,得是相当深入了解的懂。

    否则被其他的大佬一看你的论文和理论,‘唰’的一下就给你指出漏洞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国院士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daguoyuanshi/read/97/1318.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