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不愧是徐教授! (3/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sp;毕竟都是专业人士,在没有合适的办法前可能会无从下手,但从一套方案中挑一下可以优化的地方,提一下建议,还是能做到的。

    毕竟创新才是最难的地方。

    徐川也从会议上得到了不小的收获,比如smi控制围场的调整方案、比如螺旋加速管道的紊流控制等等。

    这些东西对他来说还是有用的,因为不仅仅是这一个项目,后续还有国内的大型强粒子对撞机要建,而这些东西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优化对撞机的性能。

    经过交流,一行人最终确定了一套最为合理的方案。

    通过内置smi控制尾场来提升粒子流束的稳定性,再通过铅板来提升数量,来达到预期效果。

    正好,这两天订购的离子直线粒子加速器通过特种车辆运送到了,还没开始安装调试,可以对其进行改装后再处理。

    工业园区中,庞大的车队停靠在马路边上,等待着前面的运送车辆完成卸货。

    这台直线粒子的总长度达到了近八百米,如此庞大设备自然不可能整体运送过来。

    不过在国家的支持下,利用特种货物运输车辆来运送倒也不至于将其拆成一个个的零件运送。

    抛开长度来说,直线加速器其实并不算很大,那些运输车辆完全能够一节一节的将拆分开来的直线粒子加速器运送过来。

    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加速器比较灵敏,需要使用顶级的防震手段来进行防护。

    此外,再就是经过收费站上高速什么的比较麻烦了,中间拆了好几个收费站和关卡之类设备才成功上路。

    事实上,这台直线粒子加速器的运输从去年就已经开始做准备了,经历了整整四五个月的漫长时间,才从京城一路平安的运送到启东。

    而现在,是时候将其重新组装起来了。

    即便是有足够的人手,这也需要大半个月的时间,组装完后还需要检查调试什么的,即使一切顺利,等到开始运用它进行首次测试实验,估摸着也要等到六月初了。

    不过徐川不可能在启东这边呆这么长的时间,毕竟五月初他还有一场关于ns方程阶段性成果的报告会要开。

    当然,这并不代表他不能对这份解决方案做测试了。

    .......

    带着几个研究员,徐川赶到了魔都科学院原子核研究所。

    这里有一条小型的直线粒子加速器,尽管性能远远达不到要求,但做个简单的实验还是没有问题的。

    smi控制尾场生成器虽然珍贵,但在魔都科学院原子核研究所这种重点国有核能研究所中还是有的。

    至于用来链式生成更多中质子材料铅板,就更不用多说了。

    一家原子核研究所,可能缺任何东西,唯独不可能缺少铅金属。

    在他研发出无铅纳米复合重构防护材料前,铅防护材料可以说是核能研究实验中最常见的材料了。

    花费了一些时间,徐川对魔都科学院原子核研究所的小型直线粒子加速器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造。

    当然,这种改造是是可以拆回的,只会损失一些临时加工出来的配件而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国院士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daguoyuanshi/read/97/1318.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