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诺贝尔讲座--人类的未来(求月票) (3/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nbsp; 看到徐川,四名曾经的学生都围了过来。

    “教授,恭喜你。”罗杰·迪恩和沙希·佩雷斯笑着上前祝贺,两人脸上都带着一丝后悔与复杂的表情。

    当初他们选择留在普林斯顿,跟随德利涅教授完成学业,做出的的确是最合适的选择。

    但命运和他们开了个巨大的玩笑,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曾经的导师就拿到了诺贝尔奖,成为了有史以来第一个拿到诺贝尔奖与菲尔兹奖的双奖得主。

    要说不后悔,那是假的。

    能跟随这样的导师,其未来的价值已经远超过了在普林斯顿完成学业。

    但现在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只能说,命运真是喜欢捉弄人。

    ......

    斯德哥尔摩大酒店中,徐川和曾经的四名学生叙着旧,地球的另一边,远在东方的华国。

    此刻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在庆祝着。

    ctv直播的诺奖典礼,被无数的媒体转载。

    没有任何意外,徐川,这个名字,以及他过往的辉煌再次登上了当天所有平台的热搜与头条。

    这是一场国民级别的狂欢。

    对于绝大部分人的国人来说,从那年轻的身影中,他们不只是看到了诺贝尔奖的荣光,更是看到了国家崛起的希望。

    而对于众多的学生来说,那道站在舞台中央的年轻身影,简直就是他们心目中未来的光,是指引他们前进的方向。

    .......

    十二月十一日。

    经历了一夜休息的徐川再度早早的起床了。

    因为按照诺贝尔奖的颁奖流程,在第一天颁奖典结束之后,第二天还有一场诺贝尔讲座。

    这是约定的习俗,也是新走向巅峰的诺奖得主向全世界发出第一道声音的舞台。

    早上十点。

    在瑞典皇家科学院常任秘书斯塔凡·诺马克教授引导下,徐川来到了瑞典皇家科学院-物理分院的报告厅中。

    报告厅内人山人海,不仅仅是座位上坐满了,就连走廊过道上都挤满了前来听讲的学者,或者游客。

    对诺贝尔讲座感兴趣的,并不仅仅是学者,还有无数的普通民众。

    无论是瑞典本土的学生,还是街道上的市民,亦或者不远万里赶过来的华人,都挤在这一间不算很大的报告厅中。

    这同样是一场盛会,也是普通民众了解最新前沿科学的机会。

    因为诺贝尔讲座并非是专业的科普,那些在菲尔兹奖报告会上会出现的各种专业术语,以及各种普通人看不懂的学术报告与论文,并不会出现在诺贝尔讲座上。

    在这里,每一届的诺贝尔奖得主会用最通俗的话语来描述自己的成果,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自己接下来的研究方向等等。

    如果担心台下的听众听不懂这些东西,有些诺奖得主甚至会将其当做一场交流会,在听众提问与他回答间完成整场讲座。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国院士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daguoyuanshi/read/97/1318.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