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这到底是哪里不难了? (4/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lhc的对撞能级,即便是开到最大,也顶多能制造出个极其细小的黑洞,直径在负二十次方以上。

    这样的黑洞就算能诞生引力波,目前的探测设备也根本就观测不到。

    大型强粒子对撞机中撞出来的黑洞能产生的引力波,在徐川看来,并不会比两辆小汽车相撞来得高。

    而要探索到这么微弱的引力波,目前的探测设备不进化个十来个档次恐怕压根就做不到。

    所以安排对撞实验完全是浪费时间浪费金钱。

    对于这个,徐川压根就没什么兴趣。

    一旁,威腾摊了摊手,道:“但也没办法,我们总希望能搞个大的出来,然而现在的设备与理论根本就不支持。”

    顿了顿,他接着叹道:“物理学界发展到现在,说实话已经很久都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出现了。我们还在以前的标准模型上修修补补敲敲打打的。”

    “我的m理论要验证至少在一个世纪以内根本就不可能,而其他的东西.....”

    “说实话,我很悲观。”

    说着,这位老人又叹了口气,微微摇了摇头。

    对于这个,徐川倒是持有不同的看法,他笑了笑,开口安慰道:“那倒不至于的。”

    “科技永远都在发展,而且速度比你我想象的都要更快。”

    “或许在不久的未来,我们就能找到超出标准模型之外的东西呢?”

    威腾笑了笑,道:“希望吧。”

    徐川笑道:“肯定的。”

    .......

    在普林斯顿的日子一点一点的过去,在确定了今年上半年没有自己感兴趣的对撞实验后,徐川将注意投入到自己的目标‘流形’上。

    这是最先也是最重要的学习目标,关系到ns方程解的存在性与光滑性问题,也关系到从数学方面对湍流进行模拟控制。

    而关于流形,最重要的两个方向分别是拓扑流形和微分流形。

    得益于此前对霍奇猜想的研究,在于这两方面他都有一定的基础,不过那并不够,霍奇猜想和纳维-斯托克斯方程是两个不同领域的问题。

    他需要更完善的拓扑流形与微分流形的基础知识。

    好在燧石图书馆完全可以满足这一点,他只需要过去借书借资料下载论文就行了。

    时间就这样一天一天的过去,很快就到了三月中旬。

    沉浸在自己学习中的徐川收到了威腾的电话,匆忙的赶了过去。

    2018年3月14日,物理学界发生了一场大地震。

    世界着名的伟大物理学家斯蒂芬·威廉·霍金,去世了,享年76岁。

    这一消息让徐川愣了很长的时间。

    相比较此前的米尔扎哈尼教授,他无疑更熟悉霍金。

    霍金的离世,他上辈子已经经历过一次了,这辈子再经历,依旧让他有种恍然隔世的感觉,心中也多了一份惆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国院士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daguoyuanshi/read/97/1318.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