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95章 军航8433开辟高原空中货运专线 (3/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sp;  (小知识:所有的空域、航线管理,都是空军管,民航使用空域、航线要进行申请。)

    这一次,李干机组既是运送一批教员专家过去,也是开辟空中货运转线的第一次。

    也只有由他来进行,才有最大的把握。

    越往西开,天上的星星就越多,进入了高原后,机组人员仿若置身在了银河之中一般。

    其实,这种状态夜航,机组成员很容易把天地颠倒,从而发生坠机事故。

    沿途的雷达跟踪扫描着,不断地把航线位置、所经航标位置报到地面指挥那里,逐渐形成一条不断向石墨镇延伸的航迹。

    进入了高原后,李干把飞行高度设定在海高6000米,这是高原飞行的最低安全高度了。

    西北地区的山峰,大多是四五千米的海拔,有好几座六七千米的,珠峰甚至八千多米。

    飞机这样的地形中飞行,等于是在城市的高楼大厦之间穿行,又是夜里,难度极高,危险极大。

    C-130的最大速度是700公里每小时,标准载重下,只有600公里每小时出头。

    使用涡桨发动机的飞机,速度大多如此。

    三千多公里,费了六个小时,才进入了石墨机场塔台的指挥范围。

    简陋的塔台上,飞行指挥员们裹着军大衣,凝神观察着夜空,按照程序引导着C-130做进近飞行。

    在石墨机场东边四十多公里的野外,一个刚刚建成的导航台,仅有几名官兵,在简陋的土房子里,持续不断地给C-130发送引导信号,同时将C-130的航线信息传回塔台。

    飞机的飞行、起降,绝不是建个机场就完事了的,鲜为人知的导航台就是非常关键的附属设施。

    没有了导航台,当前的航空技术水平下,绝大多数飞机都会成为瞎子。

    塔台找不到飞机,飞机找不到机场!

    一点都不夸张!

    在歼-5、歼-6为王的一代机、二代机时代,能在夜航里自己找到返回本场的航线的飞行员,就是特别牛逼的飞行员了!

    茫茫夜空,放远望去全是一模一样的黑漆马虎,白天还能通过地面标识物、参照物来判断机场的位置,在夜里就抓瞎了。

    开辟高原空中货运专线,而且是夜间,难度之大就在这里!

    最要命的是,石墨机场东西两侧都有山遮挡,直直飞过去是看不到跑道的,还得向南或者向北绕一下,从南或者从北进入,才能看到夹在中间的跑道。

    此时是冬季,吹的是西北风,根据起降逆风原则,需要从南进入目视跑道降落。

    如果转弯的角度把握不对,飞机就直奔两侧的山去了,非常危险,因为这个时候的飞机,是在准备降落状态,飞行高度已经低于山体的海拔!

    塔台上所有人此时都感觉不到冷了,哪怕此时当地气温已经爆降到了零下30度。

    他们紧紧盯着C-130的航灯,两侧颜色深的地方是山体,看见C-130很丝滑地一个转弯,机头对准了跑道。

    选在这里建机场是无奈之举,只有这里满足所有的条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国军工:重生1978,手搓六代机!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daguojungong0chongsheng19780shoucuoliudaiji0/read/97/395.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