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干无奈地说,“得有东西出来啊!靠几张图纸顶什么用?”
他发现,自己把985厂这帮人的胃口给养刁了,现在都开始看不起国内订单了。
却不知道真正的大市场在国内,包括厂外更多的人。
杨伟讪笑着,“那,需要投入多少钱?”
李干诧异地看着杨伟,一副不敢置信的样子。
“你别误会。”杨伟连忙说,“厂里当然有钱,但是要花出去,不是我一人说了算,这你也知道。而且,搞汽车……投入太大的话,我担心部里不批。”
李干人都傻了,“几十亿现金,就躺在银行账户里?”
985厂现在的钱是花不完的,一百多架歼-10AE的出口订单,国家光是第一批资金就拨下来了几十个亿,根本花不动。
“自己不流动起来,就都是死钱,你不会连这个基本经济规律都不懂吧?”李干不敢置信地看着杨伟。
杨伟理所当然地说,“存下来的钱才是钱啊,花出去的就是别人的了。”
李干忽然明白了。
隔着四十年,彼此之间对经济的认识差距太大了。
账户里躺着大笔资金的,只有两种企业。
一种是小富即安型,赚点钱留下来,没有进取心,存活期很短;另一种超级大的庞然大物,那种几乎找不到大笔投入地方的恐怖存在。
以后的国内的那些互联网巨头,有一个算一个,没有一个符合这种超级庞然大物的特征。
显然,985厂还远远到不了那个高度。
以至于,有这么一种说法,花出去的钱才是钱,躺在银行账户上的是数字。
当然,这种观点对广大普通人是不适用的,得反过来。
换言之,杨伟是站在普通个人的角度来看待企业经营问题的,这就有问题了。
李干是纯粹的军人,他可没那么多脑细胞给杨伟课外课,不过,他只用一句话就让杨伟的守财奴思想破防了。
他道,“985厂是国有工厂,账户上的钱你不会,有的是人替你花。”
端着茶杯正准备喝茶的杨伟当场石化,呆住了。
是啊!
说到底是国家的钱!
要是让一些兄弟厂知道你手里有这么一大笔闲钱,可能会想方设法通过主管部门要点过来花花。
什么你的我的,都是阿公的啊!
“搞!往大了搞,5亿不够那就10亿,还不够继续加。”杨伟没有丝毫的犹豫了。
李干说,“尽快把手续跑下来,我先去一趟一拖,回来后直接去绵汽厂做立项的事。”
“没问题,都交给我了。”杨伟信心满满地答应下来。
他这个厂长在整个工业系统里,那地位是水涨船高,上级重视,活动能力自然就更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