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看到航母。
于是,这里面有一个通讯保密问题。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这个问题了,而且是先按照军用标准设计,然后再搞民用的标准,部队和地方上用的是两码事。
这套系统的精度非常高,但是即便再高,也有一个信号延迟的问题。
平时咱们用导航的时候,车速稍快一些,可能就错过应该转弯拐入的路口了,更别说茫茫大海之上。
要知道,航母在接收舰载机的时候,是要全速航行的。
这个时候,就出现了一个意外情况,也可以说是巧合。
李干抵达指定空域的时候,恰好一艘30万吨的油轮出现在航母所在位置附近。
好巧不巧,那条30万吨油轮是南港造船厂建造的首批30万吨油轮,命名为你南港型,其中有5条分给了黑海造船厂建造。
这条船是从沙特那边开回来的,满载了原油,要在南港石化基地那边靠泊卸载。
原油通过管道进入石化基地,然后变成燃油以及各种石化产品,再通过越来越发达的运输网络输入市场。
对李干来说,问题是30万吨油轮的信号特征比10号舰更加明显,很容易被误认为10号舰。
李干一开始就以为这条油轮是10号舰,结果降低高度后,定睛一看,我靠,是油轮,这才意识到找错对象了。
他和航母飞行塔台联系了之后,才知道航母的位置在油轮的东侧约8海里的位置。
在这个距离上,是很难从空中目视到航母的。
知道了距离,李干心里就有数了,保持高度继续往东飞。
这一次,他一眼就目视到了航母。
舰载机着舰,目视航母后,首先要降低高度绕飞一周,这是一个确认彼此状态的过程。
随即,李干和航母对向飞行,准备绕到航母后面去建立降落航线。
当地人,尤其是当地渔民习以为常的的是,从5月份开始,雨季就算是来了。
很多时候,明明万里晴空,一眨眼,噼里啪啦就下来一场大雨,这种雨水来得特别突然,去得也特别突然,很少有持续超过半个小时的。
通常下雨的时候是下午,更精确一些,时间一般是14时至16时之间,非常准,跟报到似的。
南港地区的夏季来得特别早,最高温的时候能飙到36°,但是除了中午那段时间特别炎热之外,其余时间段都还算凉爽。
在热带地区待过的都知道,甭管气温多高,只要有风,那都算是舒适的,不像长江流域一些城市,那高温就是货真价实的干干燥燥的高温,跟火炉似的。
可是对飞行来说,这种突然而至的骤雨太难预测了。
对陆基航空兵部队来说,雨水大一些没问题,只要风速不大。
可是对航母舰载航空兵的飞行员来说,那可就要了命了。
当李干准备建立降落航线的时候,骤然而来的大雨噼里啪啦就下来了,能见度一下子降低到不足二百米。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