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就捅进了政府军的左翼部队。
与此同时,正面战场上的叛军,集结了10万人,发起了大规模的反攻作战!
此时,政府军才恍然大悟。
此前叛军的步步退让,是在为调整作战部署争取时间,用空间换取时间,重新部署和整备后,现在到叛军大反攻的时候了。
许多人不知道,别列夫斯基是军队高级将领出身,退役后才转到地方担任地方高官,一步步坐到了远东地区第一文书的位置。
他的作战指挥能力非常出色。
政府军在叛军的两面夹击之下,节节败退,损失惨重。
叛军的这次反攻持续了10天,而且,别列夫斯基并不以占领地盘为目的,而是以歼灭政府军有生力量为目的。
可以说,他的战役目的是极为正确的。
政府军丢了3个集团军,损失将近10万人,其中大部分是被俘的。
此消彼长,第二次阿穆尔战役结束后,叛军的实力不但没有下降,还因为得到了大量的俘虏,陆军兵员数量突破了60万人!
而且,这60万人里,大多是精锐部队!
安德洛夫麻爪了,他回头一看,手里能用的就只有拱卫莫斯科的一个集团军了,另外就是其他加盟国的部队。
问题是,许多加盟国的态度很暧昧,他们早就被突然爆发的远东内战吓傻了,全都迷茫了。
安德洛夫顾不上这些了,要求各加盟国立即组织部队运往远东前线。
调集部队和物资需要时间,横跨整个欧亚大陆,一支部队从准备到抵达前线,起码要一个月的时间。
这就给了别列夫斯基充足的准备时间。
不过,这一次,政府军的手笔更大,并且改变了打法。
他们在阿穆尔州、萨哈州集中了80万的部队,采取稳步推进的方式,逐步压缩叛军的生存空间,计划用3个月的时间,把叛军压缩到哈巴罗夫州,然后再发起总攻。
这个策略是对的,但,安德洛夫低估了别列夫斯基的能力,也低估了远东叛军的实力。
战事进行到了11月底时,安德洛夫发现,部队推进的速度很不理想,但伤亡巨大,这么打下来,估计等不到达成战役目的,自己这边就先撑不住了。
别忘了,别列夫斯基手里还有太平洋舰队!
国内局势越发动荡,安德洛夫意识到,如果继续这么下去,恐怕等不到剿灭叛军,莫斯科政权就先垮台了。
他不得不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请求东大出兵帮忙平叛!
他不可能请美国佬帮忙!
肩负这一使命的索布恰克立即前来约见李干,转达了安德洛夫的请求。
李干立即上报,他等的就是这个机会!
让李干想不到的是,别列夫斯基竟然也派人来找他!
索布恰克前脚刚走,李干就见到了别列夫斯基的使者瓦西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