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40章 技术问答会! (2/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项目组的主要负责人们不少面露难色。

    研发三代机,他们付出更多的是实践。

    有完整的资料图纸做背书,加上追求速度下,他们理论反而没那么精通。

    所以这段时间,他们一直在补充这方面的不足。

    可对于现在的他们,对理论研究深度确实还不足以完美阐释。

    旁观的徐帅见状心中一紧,心中产生一股不妙的感觉。

    和之前相比,这次沙骆国还真是来势汹汹!

    不过这也是好事,沙骆国越是这样,就越代表着他们对三代机越感兴趣!

    就是不知道项目组的人该如何应对了...

    想着,徐帅抬眼看向场间。

    冯鉴真知道他们的短板,只见他面色不变。

    脚步轻挪间来到战机旁,轻轻拍了拍“鲲鹏”的鸭翼,随即用流利的英语回答道。

    “扎伊德博士的问题很专业,涡流干扰确实存在,但关键不在于消除,而在于利用和控制。”

    他示意一名工程师拿来一张纸,简单的几笔就勾勒出了三维流体运动轨迹。

    “请看,我们通过鸭翼前缘锯齿设计、以及主翼根部的边条翼,主动生成并控制了涡系的走向和强度。”

    “它不是干扰,而是增加了主翼上表面的能量,延迟了分离,实际上显著提升了失速迎角和升力系数。”

    他的手指在纸上灵动地绘画着。

    “至于操控非线性的问题,这依赖于我们飞控系统的主动解耦控制算法。这不是机械层面的解决,是数字飞控的智慧。”

    “我们的飞控计算机每秒进行数百万次计算,实时修正操纵面偏转,保证飞行员感受到的始终是线性、精准的响应。”

    话音落下,全场鸦雀无声。

    阿米尔眼神带着震撼,冯鉴真的解答不仅回答了问题。

    更指出了一个更高的技术层次——用飞控软件弥补甚至超越气动布局的物理局限!

    这是他之前从未想到过的思路。

    阿米尔望着冯鉴真,眼神微微闪烁。

    他承认,之前完全小看了冯鉴真。

    这个年轻人,不简单!

    同样的他身后的几位沙骆专家也收起了些许轻慢,开始认真记录。

    别的不说,光是方才冯鉴真提到的‘变废为宝’的想法,直接颠覆了他们的思维。

    但挑战并未结束,沙骆国的技术专家团显然是做足准备来的。

    只见另一位稍显年轻的沙骆专家,拿出一份文件,看向冯鉴真。

    “贵方的气动设计令人惊叹,但我想问的是关于战机的‘眼睛’和‘大脑’——机载雷达和火控系统。”

    “从战机的发展趋势来看,超视距空战或许是未来空战的决胜关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国重工:从穷兵到火力覆盖全球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daguochonggong0congqiongbingdaohuolifugaiquanqiu/read/97/374.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