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家老爷前来浮云山的目的,海延年一清二楚,玄明真人对老爷有恩,他希望求真观能赢,这样老爷才没白辛苦,心情才会愉悦。
消化论道感悟的海奉明缓缓睁眼,慢条斯理道:“或许吧!若明年三月前,玄明道友未再得机缘,金丹不出,难逢敌手,遭遇金丹,胜算不高;若福星高照,再有突破,当在五五之间。”
话音一转,他继续道:“像玄明道友这种修为才大周天圆满,道行却臻至先天圆满,甚至看到金丹门槛儿的状况,并不多见,无论明年论道结果如何,他都虽败犹荣。”
事实上,刚论道时,海奉明大吃一惊,想不到这位久居深山的玄明真人比传闻中更富有传奇色彩,道行已入先天,还走出一段距离,对天地道理见解独道。
这次前来,他收获超出预料。
“看来老爷很欣赏玄明真人,等明年秋季,咱们府上灵枣成熟,老爷不妨请真人入府做客,吃杯枣茶。”
海延年欢喜建议,老爷啥都好,就是性格有些孤僻,平日里甚少有人拜访做客。
“我看你不仅想让我邀请玄明真人,还想让我提醒他,带上那只灵鹿。”
被戳破心思,海延年捂着被拍的额头,讨好一笑,没有否认。
瞧着亲手养的崽一脸傻笑,海奉明没眼看,此时马车即将驶进浮云县城,他掀开车帘,回望仿佛迎接落日的浮云山,眼中光芒一闪,透过法眼,见到一股势逐渐在浮云山上空汇聚,尽管稀薄,可确实存在。
类似之势,他百年前初入练气境时,曾在临江郡万寿宫所在甘泉山上看到过,而今万寿宫已是大玄神朝新晋顶级道脉。
“鹰击天风壮,鹏飞海浪春。不管明年结果如何,这求真观都将气势如虹,于这风阳郡中势不可挡。”
海奉明喃喃自语。
———
浮云山,树林里。
白发老道盘膝不动,身上三尺之内弥漫玄妙道韵,脑海之中,道理交织,他孜孜不倦汲取其中精华,化为己用。
直到苍穹冷月撒下皎洁月光,照彻山林,玄明才暂时醒来,采集月华。
等结束修行,他没马上消化剩余所得,迈步溪畔,注视粼粼波光与水中月影,恨不得再来一坛美酒,邀月对饮。
这次论道,属实意外。
高估了自身酒量之余,没想到海奉明会在今日造访,睡中论道更是意想不到。
尽管海奉明是法家,自己是道家,可殊途同归,且传说中法家祖师曾向无量天尊问道,两家算是部分同源,某些道理更是共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何况海奉明是看到练神门槛的修士。
纵然这次论道玄明输了,仍然进步斐然,等他消化剩余所得,道行上极可能窥见金丹门槛儿,明年论道,胜算会提升不少。
当然,他最大收获不是道行,而是下丹田那团光茧,心神沉入其中,瞧着光茧内快要成型的微天地,玄明激动。
这次论道,海奉明法家之理成为微天地发育的资粮,自己没领悟、没参透、没听懂的道理被光茧吸收。
至于海奉明曾命人送来拜帖之事,玄明听玄虚提起,因他前段时间沉迷修行,一心破境,玄虚不欲打扰,才没告知,只是世事奇妙,两人会在山脚相遇。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