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一辈子的好兄弟 (3/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的父亲是第二代德文郡公爵的第五个儿子,他的母亲是肯特公爵的第四个女儿,因此卡文迪许很年轻的时候就从绝嗣的叔伯长辈那里继承了大笔遗产,父母离世后,他拥有的财富又更上一层楼。

    在卡文迪许去世的时候,他名下的资产总额超过130万镑,在整个不列颠都能排的上号。

    然而除了羊腿和藏书以外,卡文迪许基本没有什么花销,可以说是真正的“四季常服不过八套,食不过五味”,对钱也没什么概念。

    皇家学会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故事便是:有一次经朋友介绍,一个老头儿来帮助他整理图书。因为这老头穷困可怜,朋友知道卡文迪许出手大方,所以就期望卡文迪许事后能给他提供一笔不错的酬金。谁知工作完后,卡文迪许却对酬金的事一字未提。朋友知道后,只得提醒卡文迪许,这老头已经山穷水尽,希望他能帮助一二。

    卡文迪许得知老头的情况后,惊奇地问:“我能帮他什么?”

    “给他一点生活费用。”

    卡文迪许闻言急忙从口袋里掏出支票,一边写一边问:“ 2万镑够吗?”

    这下吓得朋友从椅子上跳起来直呼:“太多了,太多了!”

    惠斯通肯定不像卡文迪许这么有钱,更不像他那样节省。

    给卡文迪许一根羊腿,让他住马厩也能搞研究。

    但显而易见的是,无论给惠斯通几根羊腿,他都不能住在屠宰市场旁边。

    而且惠斯通明明没有卡文迪许那么有钱,可却偏偏多出了个投资的爱好。

    直到惠斯通前阵子搬进伦敦大学,亚瑟才彻底搞清楚这家伙为何一反常态的愿意来到大学就职,而他究竟又是怎么沦落到住在屠宰场边的实验室里的。

    惠斯通在摄政新月楼的豪宅早在半年前便被他卖掉用于还债,而售卖留声机积累的财富也没剩下多少。

    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便在于有线电报。

    亚瑟还在苏格兰场任职的时候,他便利用警务资金让惠斯通搭设了几条从苏格兰场总部通往辖区主要警署的电报线。

    而在惠斯通前往哥廷根开完全欧电磁学大会以后,他又受到了高斯、韦伯等人的鼓舞,认定有线电报肯定是未来的主要通讯手段。

    于是在回到伦敦以后,惠斯通便信心满满的创办了伦敦乃至于全欧洲、全世界的第一家电报公司——英格兰电磁电报公司。

    并且,他还一股脑将所有积蓄都给砸了进去,在伦敦的每一间车站旁都建设了电报站,并建立了一个涵盖伦敦全部区域的庞大电报网络。

    然而,就当这家伙打算躺在床上数钱的时候,他才陡然发现,电报公司的投资回报率貌似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好。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花费1先令只为从格林威治向哈克尼传递一句话,这简直是疯了。

    为了能够提升使用率,惠斯通倒是也想过降低电报价格,但是每英里电报线165英镑的建设成本摆在那里,再便宜又能便宜到哪里去?

    普通民众对于电报的需求不高,而那些真正需要快速信息传递的政府部门也瞧不上这种仅仅覆盖伦敦市内的电报网络,所以自然而然的,惠斯通没过多久就站在了破产的悬崖边。

    为了维持公司的经营,以前一直瞧不上的大学教职便成了惠斯通眼中的香饽饽。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不列颠之影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dabuliedianzhiying/read/97/980.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