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上校让软禁了? (4/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即便都是跑腿的,为沙皇跑腿和替经理跑腿,这层次的差别可大了。

    “我该去拜见他。”

    休特站在那座寒冷的监狱楼前,深深吸了一口冰冷的空气,目光扫过眼前的狱卒,终于开口:“那位赫斯廷戈夫上校,正在这座城市停留?”

    狱卒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休特会突然提到赫斯廷戈夫,显得有些犹豫。但他显然不敢隐瞒什么,便低声回答道:“是的,大尉,赫斯廷戈夫上校目前下榻在市长府邸。”

    休特稍微皱眉,轻声问道:“市长府邸?那他是什么时候到的?有没有和当地的官员见面?”

    狱卒显然知道这些问题很棘手,但他并未试图避开,只是如实回答:“赫斯廷戈夫大人上星期便到了,他和市长、法官、督学他们有过几次会谈。不过上校的身上貌似怀揣了皇上的密旨,所以他在最初的五天里并没有表露身份,而是单枪匹马的找了间小旅馆住下。上校那阵子每天都简衣便服的前往市政厅、警察局还有市法院等等地方调查,直到把一切都摸排清楚了,才终于公开身份,把市长他们都吓了一跳。”

    休特一听这工作方法,立马断定这位赫斯廷戈夫上校必然是宪兵中的行家里手。

    他从前在彼得堡见到过一位从边疆区调入的老宪兵,那同样是一位喜欢微服私访,与赫斯廷戈夫不相上下的狠角色。

    微服私访,这个词儿听起来好像并不新鲜,但是千万别因为听起来老套便觉得微服私访很轻松。

    如果没有真才实学,不能做到胆大心细,那玩这一套可是很容易把自己弄‘失踪’的。

    第三局和宪兵团虽然权力大,但是权力大也是有代价的。

    他们的权力建立在批判其他政府部门无能的基础上,这样的工作性质自然不会受到其他部门的欢迎。

    这一切的导火索,都源自那份第三局发表的、备受争议的《1828年公共民意调查报告》。

    《1828年公共民意调查报告》表明了第三局和宪兵团对政府的权力机构的监督绝对是行之有效的。

    但是由于这份报告揭露了社会现实,也激起了许多高级官员的仇恨,甚至有些人试图迫害第三局和宪兵团。

    而第三局的反击,便是在《1829年公共民意调查》里对中央权力机构的各个主要领导人都进行了尖锐的评价。

    第三局首先称赞了财政大臣康克林工作兢兢业业,但也指出康克林性格固执,是一个不愿听取任何人意见的人。康克林的助手德鲁日宁工作能力十分出众,但是有腐败和轻视法律的倾向。

    内务大臣扎克列夫斯基,目光短浅、思想浅薄。

    国民教育大臣列文愚昧、无知、没教养。

    陆军大臣车尔尼雪夫,名声败坏、私德极差,是全社会共同敌视的对象

    司法机构则连续数年遭到第三局的猛烈攻击,在历年的工作报告中,俄国的司法部门直接被评价为仍处于上世纪末的水平,工作方式落后,管理体系僵化,法官腐败无能,审判程序滞后。

    中央各部门都想弄死第三局和宪兵,但是毕竟中央各部都在圣彼得堡,那里是天子脚下,大伙儿还不好造次。

    但是对于地方机构来说,情况可就大有不同了。

    莫斯科宪兵司令沃尔科夫就不止一次给第三局局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不列颠之影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dabuliedianzhiying/read/97/980.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