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5章 《海外封爵令》,开启华夏航海大时代! (3/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冲着吐蕃长治久安而经营的。以后,他们再想维持以前的富贵,甚至让吐蕃从赵朔汗国独立出去,至少百年以内,是完全不可能了。

    但话说回来,他们再不甘心又怎么样?形势比人强!

    十三系首领唯有在萨迦班智达的率领下,向赵衍叩首谢恩而已。

    有机灵的派系首领,都已经盘算,族内有没有貌美的适龄女子,送给赵衍做小妾了。

    毕竟,有了这层关系,他们的日子应该能好过不少不是?

    赵衍纳了吐蕃小妾,也能代表赵朔汗国对吐蕃人并不歧视啊!

    不管怎么说吧,又半个月后,赵衍和这十三系首领一起,从凉州出发,过青海,翻越唐古拉山,进入了吐蕃地区。

    随赵衍一起准备进入吐蕃的,除了五个千户的正规军,还有五千各级官吏。

    这五个千户,并非来自同一个万户。

    第一个千户,是海日格率领的蒙古千户。海日格是赵朔的结拜安答,将作为这五千军的副帅,辅佐赵衍治理吐蕃。

    第二个千户,是从汉军正红旗第一万户抽调,这个千户的千户长,是郭宝玉的次子郭德山。郭宝玉有两个儿子,长子郭德海,次子郭德山。

    第三个千户的千户长,是张柔的次子张弘基,张柔现在有五个儿子。但是,长子张福寿随赵赫西征去了,次子张弘基将率领一个千户,将随赵衍入吐蕃。

    第四个千户的千户长,是董俊的长子董文炳,也就是在历史上被忽必烈尊称为“董大哥”的那位。董文炳今年才十九岁,其实比忽必烈还小两岁,这个“董大哥”确确实实只是个尊称,而不是事实。他年纪小,没赶上赵赫的长子西征,也被赵朔调到了吐蕃。

    第五个千户千户长,是原来孟珙麾下的大将王坚。

    这五个千户长里面,年纪最大的是海日格,今年五十岁。年纪最小的,是董文炳,今年十九岁。

    老中青三代结合,是一个比较完备的军事班底了。既方便镇压吐蕃,又方便赵衍积累统领大将的经验。

    文官方面也安排好了,政事方面赵衍的副手是杜庶。

    杜庶是宋朝淮东制置大使杜杲的儿子,文武皆能,历史记载南宋的抗蒙名将之一。

    在投降赵朔之前,杜庶在南宋任“司农丞”之职,距离高级官员只有一步之遥了。

    其他文官,却是大都由北方抽调。

    吐蕃是天下数得着的贫瘠之地,高原反应对人体的摧残又是显而易见的。

    所以,赵朔将这些人统一升一级使用,并且允诺在吐蕃任职五年后,可以调回中原,再升一级。

    所有在吐蕃任职的八旗兵、官吏,待遇是内地汉军的两倍。

    如此优厚的条件,还是颇有吸引力的。

    其实,吐蕃的人口太少了,根本就用不着五千各级官吏。如果按照内地的布置,五百官吏就足够了。

    但是,这地方也太地广人稀了,而且刚刚开始建立统治,先期的重大投入还是必要的。以后,赵朔估计各级官吏会逐渐降到两千人左右。

    总而言之,无论军事还是政治,赵朔汗国已经做足了准备。吐蕃化为华夏熟土,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cuanmeng0woyuefushichengjisihan/read/97/348.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