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慕容宝鼎,你难道怕了高长生? (2/6)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肯定是蒙元。

    至于南方离阳北莽这边,本着的是能不打就暂时别打的态度。

    旨意传遍全国,目的就是表明,高长生提兵十万进驻了南方地域。

    若北莽能够知难而退,无疑再好不过,若是他们能改变路线,去往离阳方向,那更是好上加好。

    此时让高长生注意的,是一起发出的另一道旨意。

    “尽迁高丽之民,南下涿郡,洛阳,江南一带,同时迁北方百姓,填充辽东,高丽。”

    饶是高长生,看到这道旨意,也是倒吸一口凉气。

    旨意的内容很好理解,互迁百姓,无疑是稳定局势的好办法。

    而且从迁移的地域看,朝廷的目的已经是昭然若揭。

    涿郡,洛阳,江南,由北到南,这很明显就是运河的路线。

    把高丽百姓迁往这个区域,存的什么目的,已经根本不用多说。

    这实际上也是之前高长生那提议的内容。

    用敌国俘虏,敌国之民修建工程,本就是百利无一害的事情。

    更何况,高丽如今缺粮,若想安定,大隋肯定要开仓接济,不如直接以工代赈,这样一来,谁也说不出半个不是。

    让高长生惊异的自然不是这部分内容,而是那个尽字,还有后半部分内容。

    朝堂的想法,竟然是准备一口气把高丽百姓全部迁出,再同时迁入大隋百姓,一步到位,直接稳固整个高丽,同时又填充了挖运河的民夫。

    这手笔之大,着实让人咋舌。

    几乎不用多想,肯定是出自那不知去向的杨广之手。

    从结果看,这番调换百姓的举动,若成功,确实能够瞬间稳定东北局势。

    但其中花费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

    本来如果慢慢来,一步步抽出高丽百姓,不仅可以推动运河进程,还能节省很大一部分粮草消耗。

    但如今这样一搞,消耗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是大幅度暴涨了。

    迁高丽之民,必然要耗费一部分粮草,哪怕再不在意那些人死活,最基础的一些肯定是要提供的。

    而北迁的大隋百姓,需要的那就更多了。

    要知道,高丽一代的储存粮食,早就被高长生焚尽,至少要等到来年耕种,才能得到粮食,若只往其中迁入百姓,不提供粮食,无非是再造出一大群难民而已。

    既然旨意已经发出,朝廷显然不可能这么做。

    “难怪感到国运又有动荡之势,原来原因出在这里。”

    高长生默然不语,没有就局势再发表什么看法。

    他总觉得这一番番变化,在有规律的向着某个局面发展。

    而且看上去就像是被人刻意推动的。

    这个时候,就连高长生也不知道杨广究竟是真疯狂,还是刻意如此,实则另有目的。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从仙武大隋开始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congxianwudasuikaishi/read/97/355.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