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除了新的4.0工厂外,还需要兴建更大规模的电池厂。
许易说出星辰的需求。
一个4.0工厂的前期与后期设备投入,就得三四十亿。
而1GWh锂电池生产线的投资成本、包括设备成本和综合成本来算,已经要达到两亿多。
很多新能源车产能拉不起来,大部分原因是电池产能卡住了。
毕竟除了芯片之外,其他的玩意卡住了都能找找替代,但电池产能卡住了那可真没招,那些没有自己电池生产能力的车企,和电池厂签高价协议抢产能的事情也很常见。
所以。
新电池厂起步就是10gwh的规划,后续再看销量扩产。
而且这次设备成本增加了不少。
因为许易打算采用更多的进口设备,以应对更高精度的电池生产,后续再增长定制化国产设备。
工业用地这块,随便来个一两千亩也不嫌多。
众领导沉思,相视交换眼神。
这是惊喜,以及忐忑中带着期待、激情的情绪。
星辰汽车的扩建计划很明确。
年销量五十万台,都成小目标了?
但现在星辰还真有资格说这话。
最为重要的是,星辰电池厂对庐州本地能源产业的吸引力,也一点都不比整车产业要来得低。
“许总,我们懂你,企业有追求,地方也有相应的诚意。”
张展云下一句话给这件事定了性。
……
一个小时后。
双方协商了初步意向。
不光互相增进了解,也初步对接了接下来可能落地的条件政策。
包括有长达三至五年的增值税、所得税财政返周期、1200亩工业用地土地出让100%返还、40亿的产业基金投资、银行贷款全额贴息、研发补贴等……
原则上讲,国家对“土地出让金返还”的政策边界是严禁“直接返还出让金”。
不过。
地方也有地方的原则。
庐州这边可以通过产业扶持资金,把这笔资金全部用来定向补贴到星辰工厂的建设和生产投入。
相当于变相零成本拿地。
像“定制化熟地”都算可忽略不计的默认细则,保证星辰汽车拿的工业用地“七通一平”,原地通水、排水、电力、通讯、燃气、热力、道路通达、场地平整这些。
特别施工审批,保证星辰的工厂可以落地即建设。
除此之外,专门企业服务小组、人才公寓、安家补贴这些,与山栋那边大差不差。
一条条都很难细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