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我们星辰需要自己的座椅制造厂,国产也要搞出高端的座椅,才能把成本打下来,我有意收购昌荣的股份……”
许易直说了。
自建产线和座椅厂,对当下的星辰汽车也不是一件难事。
但供应链这边,生产线和技术团队、工人,收购后完全是可以直接用的。
对于当下的星辰汽车来说,当然是选择最节省效率和时间的方式。
造车是大型制造业。
全车上下几千个零部件,需要上下游供应链的配合。
研发也要赶进度、造车的每个部件要是都自己建厂,那拖到五年后都搞不出一台车。
更何况。
收购之后,这也属于他们星辰的产线与研发团队了,直接可以开始整合与研发。
一款纯国产自研的通风按摩高端座椅。
如果在各方面性能、舒适性、都能追上合资水平。
哪怕把成本打下来30%,到时候对外供应都有各大品牌抢着要。
……
这么莫大的惊喜!
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
直接给昌荣的众人砸晕了!!
嘶——
入股收购……
扶持他们昌荣制造厂,研发高端座椅??
这和大佬突然下到基层,说我要扶持你做“太子”有什么区别?
在来之前。
他们想都没想过这种可能。
座椅制造又不是什么高端产业,人家星辰乐意自己建条产线都行。
双方进入会议室详谈,双方财务高管进行估值。
最终协定星辰科技出资七千万收购80%的股权,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并出资三千万进行研发和产线改造。
星辰汽车这边的价格开得很公道,而作为星辰汽车的核心供应链,昌荣制造厂同时得到了星辰汽车下一年的大额订单合同。
为了保证原有团队的奋斗欲,许易在合同条款加上了对剩余股权的业绩激励。
毕竟原团队套现后,控制权完全丧失,很容易就摆烂离场的。
星辰汽车这边还要供应链的团队,为生产和研发日夜兼程奋斗才行,起码要当个几年的核动力牛马,在星辰汽车彻底坐稳高端之后再说!
而许易这手订单捆绑、加上剩余股权激励,算是给足了尊重和安全感。
“许总,您以后喊我小孙就行……”
孙术华满脸严肃,紧紧攥住许易的手,很快摆正了自己的位置。
看着四五十岁的人了,愣是要把自己称作“小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