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他这么说当然是有依据的。
像这种长测视频,不光是说车辆的配置,单纯看看底盘结构就完事了。
更多的是侧重深层的体验,比方说长期驾驶下来的舒适细节,以及用车会遇到的痛点,这些都是从配置上看不出来的,只有真正长期开的车主才能体会到。
而充电问题,就是他们在一次偶然间发现的。
结果惊呆了!
这星辰S7充起电来就离谱!
几乎是有多少功率就吃多少,保持的峰值时间还长!
但凡了解行业充电现状的都知道,要做到这一点的技术力和成本绝对不低!
拿最简单的手机厂商来说。
发布会充电功率宣传从80w提升到120w。
结果人家120w说的是峰值。
实际大半时间的稳态充电功率,只能保持在30-45w,相比80w快充提升不了多少。
再或者。
首发的机型快充是能达到那么快,没过多久更新版本,给你偷偷限制充电功率了。
能够一直保持峰值充电功率的机型,都相当罕见。
新能源车的充电现状较比手机行业还复杂一点,一方面是功率更大,对散热和气温的要求更高。
另一方面国标充电口下虽然都能适配,但各家充电协议还是有区别。
“比迪子还牛逼?”
“胖哥你这么说小心挨喷啊。”
“我是比亚迪车主,鉴定完毕这博主是星辰吹,为了充值什么都说得出来,充电效率这一块就没见过能跟迪子打的。”
……
“你们别不信,这样我现场测试一下……
那边不有一名比亚迪车主在充电么?我现在过去插上,然后开启充电,你们猜会有什么反应。”
看到有人质疑,杨力当即就乐了。
现在他所在的充电站,一共有两个公共充电桩。
此时已经有一台车在充电了。
可以看到。
是一辆比亚迪e6,车主还在里面,坐着吹空调玩手机游戏。
杨力把车开过去,对准充电位倒车,随后下车拔枪充电。
整个过程,那名比亚迪车主可能是玩游戏太投入了,坐在车里头都没抬一下。
“你们看啊,我现在点击开始充电,不出三分钟,旁边这车绝对坐不住了。”
杨力憋着笑。
事实证明,人在做坏事的时候,总是乐此不疲。
他在手机上确认充电。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