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从风口摔下的猪,张扬“借资成资” (2/9)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全国有多少食品企业吗?多如牛毛,比天上的星星还多,已经不是你们八十年代了!”

    各执一词,争论不休的双方让陈海龙闭上了眼。

    他是海通食品的老总,在1985年,陈海龙与四个合伙人,成立了慈溪冷冻厂,专注于速冻蔬菜生产。

    1992年,慈溪冷冻厂更名为慈溪冷冻总公司,1997年改制为慈溪海通食品有限公司,到了1998年,升级为江浙海通食品集团,形成以果蔬加工为核心的业务体系。

    2000年设立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1月在上交所上市,成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同年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江南大学等高校合作,推动速冻、脱水、罐头等技术升级,开发出“卡依之”系列品牌。

    上市以后,凭借着向二级市场融资,以及华国加入WTO世贸组织的风口期,海通食品的生产规模越来越大,几千万的生产线说搭建就搭建,产品种类也越来越多。

    回顾他的发展史可以发现,这是一家非常典型的“时代红利企业”,它几乎踩中了国家高速发展期的所有红利。

    从改革开放,到企业改制,再到上市募资,扩大产能,又恰好遇到了华国加入WTO世贸组织,国际订单如雪花般飘来。

    有人曾说过:站在风口上,猪都可以起飞。

    同样也有人曾说过:飞得越高,摔得越惨。

    现在的海通食品就像是一头踩中风口的猪,2007年席卷全球的次贷危机,让它极速坠落。

    哪怕陈海龙已经及时调整战略部署,但海通食品对出口份额的依赖还是高达60%。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高层派系争论不休,陈海龙闭眼回顾海通食品发展史的时候,秘书史莉秋敲响了会议室门框。

    “咚咚——”

    “陈总。”

    史莉秋的出现,瞬间让会议室安静下来。

    陈海龙重新睁开眼,看向对方道:“什么事?”

    “铃木商社的邮件。”史莉秋声音带着颤抖,并没有往下说。

    陈海龙察觉到史莉秋异样,随即站起身道:“散会,谈不拢就下次谈,回自己岗位去吧。”

    霎时间。

    双方纷纷起身。

    随着第六次借壳会议解散,陈海龙立马与史莉秋来到董事长办公室道:“邮件什么内容?”

    “日本新发布了条本土农产品保护政策,然后我们的速冻蔬菜就被检验出不合格,铃木商社要求我们退还已付的订金。”

    “……”

    陈海龙内心猛然一沉,日本最大客户的退单通知,像一根冰锥刺入他的心脏。

    本来他还想着依靠银行贷款放手一搏,燃尽海通食品最后一笔资金,但现在他不得不考虑,答应亿晶光电的所有条件。

    30亿华国币卖掉上市壳子,这看似很赚,但却失去了向二级市场融资的资格。

    陈海龙不炒股,但他却知道IPO在逐渐收紧,上市难度越来越高。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从满仓A股开始成为资本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congmancangAgukaishichengweiziben/read/97/293.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