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
咣当虽然喜欢在小院外的庄稼地内活动,但还是比较恋家的,只等了一天,陈舟就顺利抓到了它。
虎头和提子就不一样了,尤其是虎头。
这家伙能够靠自己获取食物,不需要人类的投喂,加上自幼营养丰富,基因良好,身强体健,已经是半野生半家养的状态,对陈舟并无太多依赖。
虎头是陈舟亲眼看着长大的,陈舟对它颇有些感情。
尽管虎头是这片区域的林中一霸,陈舟却不放心它独自在这里生活,野外生存一切皆有可能,莫说是一只小小的猫,就是老虎这种位于食物链顶端的生物都有可能因受伤或饥饿殒命。
为了让虎头跟自己到工厂生活,陈舟特意在庄稼地外的林地中蹲守了好几天,试图用虎头最爱吃的小鱼干和羊肉干将它引诱到笼子中。
但如今的虎头对待人类的态度早已不像曾经那样亲近。
陈舟带领土著去建设工厂时,虎头一直独自在这里生活,长期的分离加上自由的野外生活使它渐渐模糊了对陈舟这个“主人”的记忆。
每次嗅到食物的香气,即将完全步入笼中时,它都会谨慎地停下脚步。
这时候,哪怕陈舟突然出手抓它,也来不及。
虎头从它生母那里学得一身攀爬技艺,只一个纵跃,用不了几秒便会攀上林冠,消失在视野内。
尝试了几十次,每次都以失败告终,用其它方式抓虎头又有危及其生命的风险。
最终陈舟放弃了带虎头一起搬家。
他手绘了一幅虎头的画像,让土著们挨个查看牢牢记住,并交代土著们不可以打杀这只猫,如果发现这只猫受伤,及时救治并带到他那里,还有奖励。
如此,只要虎头有人类当靠山,在这里总是能过逍遥日子的。
它相貌特别,身材壮硕,迥异于其它野猫,土著们一眼就能认得出来,不用担心闹乌龙。
陈舟想,等到虎头老了,拼搏不动了,总会怀念跟人类一起生活的那段日子的,到时候让它回到工厂安享晚年也不错。
……
除了动物外,陈舟还有些植物需要转移。
比如他在窗台下种植的薄荷、荨麻和茴香,以及他在坡地上种植的秋白杏和可可树。
其中薄荷和茴香作为调料,早已被批量种植,但这两样植物鲜吃和干吃滋味儿不尽相同,陈舟希望工厂附近能有一片小菜地,随时为他提供新鲜蔬菜。
至于秋白杏和可可树,目前尚处于树苗的状态,在不伤及它们根系的前提下将它们转移并不算困难。
陈舟选取了几棵格外茁壮的树苗,成功移栽到了工厂周边——那里有他预留的树坑。
十年以后,这些小树苗将长成大果树,结出累累硕果,供人们食用。
……
其实能不能吃到最新鲜的果实对陈舟来说并不算太重要,他想要的只是家乡的感觉。
无论是钢筋混凝土建筑,还是秋白杏,都是来自现代的产物,看到它们,偶尔能让陈舟忘记自己处于17世纪。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