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实血肉的填充。
当陈舟和土著们用自制的简易起重机将沉重的钢梁、屋架拽上近10m高的屋顶时,所有人都明白,这个漫长且浩大的工程终于步入了尾声。
……
岛屿每年的第一个旱季都格外漫长。
从四月中旬到八月中旬,这接近半年的时间赐予了陈舟足够的施工周期。
神秘奖励像是挑战过程中一个个微小的刻度,让他一步一步走向成熟与衰老。
……
双股钢丝绳悬吊着屋架,陈舟戴着防护装备,在一片昏黑的视线中,用电焊枪点着屋架的每一个连接点。
土著们戴着藤编安全帽,有的在二楼仰望首领,有的在屋顶帮忙。
电焊枪滋啦滋啦的声音,还有耀眼的光芒,以及背靠旭日的首领,总让他们觉得恍惚。
就像陈舟曾经推测过的一样——
领先一百年的科技会让人羡慕,领先三百多年的科技水平只会让人敬畏乃至崇拜。
从石器时代到铁器时代,不过是加强了对金属的应用而已,打起仗来,还是冷兵器互拼,这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从铁器时代到电气时代,那可是质的飞跃。
人们对世界运行底层规律的了解,使人类可以从肉眼不可见的,或是人力不可触碰的力量中获利。
光、电、气,这些看得见摸不着,甚至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东西,对土著来说完全是未知的。
能用铁刀杀人,在他们看来是勇士。
能发光,能凭空产生炽热的能量熔化金属,这种能力他们无论如何都理解不了,想破头都想不通。
这种疑惑,就像他们理解不了脚下这座坚如磐石的“神殿”是怎样成型的,即使他们全程参与了这“神殿”的建设。
……
陈舟这个“首领”与土著们见过的所有人都不同。
他有个特别反常的属性——越是了解,越不了解。
土著们可以通过相处摸透他们原来首领的脾气,掌握老祭司忽悠人的方法,或是从制造独木舟的熟手身上偷学技术。
就连星期六和星期日这两个先他们一步来到岛屿的人,本质究竟怎么样他们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唯有陈舟。
土著们越是想要了解他,越是发现他身上便是谜团,仿佛无数个晦涩知识的结合体。
他为土著们撰写的那些教科书中,汇聚着海量知识。
比如土著们最近需要统一背诵的千字文,从第一句话开始便颠覆了土著的世界观。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什么是天地?什么是混沌?什么是星宿?什么是时间与空间?
这些土著们从未思考过的知识,经陈舟解释灌入他们的脑子中,简直要把他们的大脑撑得裂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