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乳制品 (3/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  早些年村里人排挤外来的蒙古族人时,他常为蒙古人说话,加上他好喝酒,能喝酒,会说话,又懂得一些治疗牲畜的土法子,因此很受蒙族人敬重。

    沾自己姥爷的光,陈舟五岁时认了个蒙古族干妈。

    他小时候的蒙族人还保持着淳朴率真的处世态度,遇到远方的客人,哪怕家里只剩两块奶豆腐,一只羊,也要拿出来招待。

    那时的蒙古族干妈和亲妈亦没有多大区别,都是真心换真心。

    只是陈舟的蒙古族干妈汉语说得并不好,他在村里受姥姥姥爷照看的时候年龄尚小,听干妈说蒙古话总是一头雾水。

    这种交流方面的障碍导致他很少主动去干妈家玩耍。

    但逢年过节例行的探望,或是干妈家杀牛宰羊发出邀请,他总是无法推脱的。

    耳濡目染,陈舟对蒙古族传统奶制品的制作方法也有一定了解。

    其中最为熟悉的莫过于蒙古族传统黄油和奶豆腐、奶皮子等传统美食了。

    黄油的制作方法最为简单,需要用到一个高筒形状的机器,将新鲜奶水加以搅拌,即可破坏乳制品的结构,使油水分离。

    分离出的油脂要用棉布或者滤网洗漱水分,然后暴晒烧干,冷却后即可食用。

    如果想要看起来更美观的黄油块,只需将其压进模具,塑形后冷藏。

    岛上山羊吃的都是营养丰富的纯天然草料,奶水中脂肪含量较高,黄油的产量也很可观,给陈舟增添了一味新厨房调料。

    而奶皮子的制作工序就比较复杂了。

    按陈舟的见闻,奶皮子共分为两种。

    一种是非常古老的,蒙语叫“涂黑乌如木”的生奶皮子。

    这种奶皮子吃起来发酵味很浓郁,甚至还有些许臭味。

    它是将羊奶放入器皿中,使其自然发酸后剥离的上层薄皮。制作方法简单,但因为口味问题,不受大众喜爱。

    另一种奶皮子则要用到多种工具,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也比较多。

    前后需要过滤奶液、煮奶扬奶、控制火候、凝结奶皮、阴干保存等多个步骤,做起来没有一两天的时间别想完成。

    偏偏陈舟最喜欢吃这种奶皮子,也乐得麻烦,便专心致志地在窑洞中尝试了起来。

    ……

    虽说奶皮子的制造过程复杂,但终究只是一种依靠口口相传就能传承下来的工艺,论及复杂程度,跟土砻、脚踏碓差得远,与輮木成轮技术更是没法比。

    陈舟回忆着梳理出前后顺序,努力琢磨出了几个细节,第一次制造奶皮子就成功了。

    后来他越做越熟练,除去自己所食用的,足足往集装箱冰箱里储藏了两斤多奶皮子。

    若不是羊奶产量限制了他的发挥,他觉得自己完全能在岛上实现奶制品自由。

    ……

    不过正所谓世事无常,制造奶制品,成功为自己的味蕾谋求福利固然可喜。

    一些意外的发生也让人猝不及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从鲁滨逊漂流记开始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conglubinxunpiaoliujikaishi/read/97/393.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